|
两地互动的良好开端 |
|
|
|
|
|
|
轩辕教育基金会(“轩辕”)应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通许两县的邀请,出席澳洲、马来西亚的侨胞和香港同胞何敏坚、刘碧、黄福英善长协助捐资兴建的两所学校落成典礼。赴汴考察团由何敏坚、蔡怡如两位荣誉会长牵头组成,取名“彩虹考察团”(寓意雨过天青),并由她们担任团长,共有24名团友,老、中、青、少相结合,其中有四位是在校的大、中学生,这是一群甚有理想,素质很高的“轩辕”好友,他(她)们不惧酷夏炎热的天气,於廿八日一大早,从香港的四方八面,往深圳机场汇合,“天公”在“考验”团友们的诚心,突然下起倾盆大雨,导致飞机延迟起飞近两个小时,直至下午三点钟才到达郑州机场;盛夏的郑州是够热的,而团友们却兴致勃勃地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和给学生、老师带来的文具、体育器具等礼品,又马不停蹄地上了等候多时的大巴士,直奔开封县西姜寨乡,考察待协助捐建的破烂不堪的小尹口小学。到了农村路段,可谓颠簸劳累,团员们依然认真视察了现场,开了简短的座谈会,一致认为该所学校,是需要为之及时帮助解难重建的。随后又马上驱车来到七朝古都开封城,这时夜幕已降临,却还要赶赴市长设的欢迎宴。席间对著龙亭湖畔,张市长在此设欢迎宴,景色虽诱人,团友们却无暇去观赏一番;行程如此紧凑,虽然大家是够累的,为了行善举、做善事就以此为乐了。
第二天(廿九日)大家六点钟就爬起来,六时三十分用早餐,七时三十分就出发去参加通许县和杞县的两所学校落成典礼。首先到了沈公刘碧黄福英小学,随后又去何敏坚捐资重建的香港永盛爱心小学出席落成典礼。同学和老师都像过节那样穿上新衣裳列队欢迎,高举小国旗、花环、花束在热烈高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此外,许多老百姓却拖男带女自发走到欢迎队伍中助兴,她们手上没有花束,却使劲地摇动著两只手跟随学 生在呼唤著。可以从他(她)们的喜悦的脸上、眼神感受到他 们圆了渴望已久的梦,又是感恩的情谊表达……。学生、老师的代表在典礼上说:“昔日外边下大雨,教室内下小雨,阳光灿烂的日子,室内的光线却看不清小字,盛夏难熬的暑天,移至林中上课的日子,再已不复返了,现在有了整洁、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感到多么幸福!我们要以勤奋学习报答善长的义举……”;“彩虹考察团”团长蔡怡如在自言自语道:“一年内成了两个样的变化,真像耍魔术……”;年近“古稀”的刘碧和黄福英善长,她们把省吃俭用的钱捐出来帮助改造重建这所学校,目睹换了新颜,含泪说道:“去年来看到孩子们在树林里上课的可怜情景还留在我的脑海里,今天却见孩子们欢乐的笑脸,是我们最想见到的情景,今天是我最高兴的日子……”,她们简单而纯朴的话语,却表达出其朴实真挚的深情厚意!我由衷地敬佩她们,向她们学习。在出席香港永盛爱心小学落成礼当中,开封市侨办协助学校安排了“感恩主题班会”,同学 们与考察团成员面对面的交流体会,班会上有位成绩优秀、家境十分困难的五年级同学在发言中谈到:“何(敏坚)亚姨发给我的奖励金我一定全数用於学业上……”;她谈到双亲不幸因病先后离世,与年迈的祖母相依为命,前路渺茫的情景,触动全体与会者,他(她)们热泪盈眶,有的却泪流满脸,说不出话来。如何激励人们在伤感中走出来,化为去战胜困难的力量?考察团一位意志坚强的朋友不知不觉地参加了讨论,现身说法地道出:“一个人只要树立利国利民目标,并持顽强的意志,不为困难所屈服,尽管在茫茫无助之路途中,也会一步一步地走出困境,达到彼岸!”通过如此交流,人们彼此都有得益,应予发扬。
第三天(六月三十日),分别到了开封和通许两县考察两所学校,两校都急需帮助解难,唯有开封县的那所赵寨小学全部校舍都是即将倒塌的危房,被勒令拆除了,300多名学生,只好分散借村里农民闲置的旧房子做临时教室,团友们目睹此情此景,大家一致认为,此校最为迫切需要帮助,应优先地合力帮助此校重建,命名为“彩虹小学”。对其余两所破烂不堪学校亦认为需要帮助,随后将设法加以解决。
此行考察十分成功,秘书长孔敏庄小姐感慨地说:“十几年来,我组织及参加过的考察团,数这次最有心思,开封市侨办事前做了大量工作,许斌副主任特别勤快,绕勇不减当年;香港的团友们团结进取,分工合作,形式多样、活泼、有效”。团长蔡怡如,副团长何敏坚为此行考察活动既出钱又出力,除捐资建校外,还带头筹集奖励金分别发给到访的五所学校的学梓,每校十二名贫困、优秀学生和老师,甚至还为团友准备了礼物作鼓励;何敏坚荣誉会长事先为考察团组织了义工组负责全团的行政安排。蔡怡如团长勤奋有嘉,不放过任何机会在行程中搞气氛、组织分享感受、指挥唱歌,唱出了雨后天晴的“彩虹时光”。蔡玉如、陈汉忠两位担任随团顾问十分称职,守住主题,分忧承担。四位从澳洲和香港来的中学生、大学生,体会了做随团义工的辛劳和乐趣。更值得赞扬的是全团成员那种团结合作、相互支持、鼓励,尽心尽力奉献爱心,并特别重视行动。团友们在分享感受时异口同声说;“参加这次考察团使我有一个特别深刻的感受,每位考察团成员的爱心感情都是发自内心,都是真实的!”返抵香港到家时已是午夜十二时左右。
随团记者:赤子
2008/7/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