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邀考察黑龙江(2009年1月) |
|
|
|
|
|
|
踏入2009年,于元月3日至8日,随“轩辕”东北考察团赴黑龙江考察。该省46万平方公里,近四千万人口。她有大面积黑土地,也有丰富的地下资源,同时还有46%的森林覆盖率,不仅是中华儿女的粮食重要供应要地,亦为新中国经济发展打下了工业基础。但是,“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那里的农村依然还较落后,有些农村的卫生不仅设施简陋,又缺医少药;有些学校不仅硬件设施破烂不堪,布局也欠合理,软件资源亦有必要迅速提升;国家虽然已经加大力度去解决这些问题,但是,由于有着如此广大的农村,现实存在的问题是难于在短期内予以解决的,为加快克服此等带战略性的难题,我亲眼目睹这些满腔爱心的中华儿女,义不容辞地志愿协助农村克服那些困难。他(她)帮助的是素不谋面的人们,我为他(她)的爱心、义举所感动。这是真爱、是大爱,我诚挚地向他(她)们学习、致敬!
考察团此行适逢碰上哈尔滨市举办国际冰雪节,也顺此应邀出席了该活动。
以下图释:
一、出席“冰雪节”:
|
来到黑龙江,下蹋省会哈尔滨市。该市政府十分重视这个考察团的活动,王莉副市长会见了考察团一行,并与大家合照留念(图1) |
|
市政府邀请考察团全体成员出席冰雪节的全部活动,他们参观雪雕和冰雕,雪雕作品在太阳岛,冰雕场地在哈市内,全体成员在作品前合照留念(图2, 3, 4) |
二、考察团一行于元月6日一早乘汽车来到黑龙江省中部、松花江中游南面的方正县伊汉通乡卫生院考察。该卫生院设在一幢270平方米破烂不堪属D级危房,存在着严重安全问题的平房里;该卫生院有13名医护人员,服务乡村人口32,000人。县政府卫生局决定重建一所400平方米的卫生院。考察团一行经过实地考察评估认为,该卫生院有需要协助重建。
|
表面看去是一幢完好的卫生院,实质内里百孔千疮、不可思议(图5) |
|
这样的注射室(图6, 7) |
|
这样的病房,病人在打吊针(图8, 9) |
|
卫生院长带大家去看接生室(图10) |
|
此为接生室(图11) |
|
药房(图12) |
|
壁板展示孕妇分娩常识(图13) |
|
院长向考察团成员介绍该卫生院的情况(图14)
|
|
考察团成员在认真聆听院长的情况介绍(图15) |
|
部分考察团成员在卫生院门前合影留念(图16) |
三、考察北国农村亟待解难的学校
考察团一行刚从方正县来回行车7小时抵达哈尔滨, 晚饭后又不畏严寒、马不停蹄地再乘坐火车出发,坐了一夜的火车走了四百多公里路程,在7日早上天亮之时来到双鸭山市,该市地处祖国的边陲,与俄国海参威接壤,土地辽阔,有近五万平方公里,比欧洲的荷兰国还要大一万平方公里。他们还要再坐三个多小时汽车才到宝清县(该县土地面积1万平方公里,比卢森堡国大四倍),那里的龙头镇,需要将6所小学合并建立龙头镇中心小学。考察团的善长们这样在冰天雪地里奔波,辛苦吗?对南方人来说,当然是十分辛苦的,但我却没听到有谁吟苦,因为他们有一颗像火团一般的爱心!
图释:
|
冰天雪地的校园(图17, 18) |
|
他们在室外观察各种情况(图19) |
|
破烂的厨房样(图20) |
|
罗文春主席与团友们在教室走廊察看情况(图21) |
|
这些桌椅是财政局捐的(图22) |
|
孩子们在课室里听罗文春主席讲话,给予他们勉励(图23, 24)
|
|
以下是确定被撤并到龙头镇中心小学的小学之现状:
“东龙小学”规模既小又残破,校牌就挂在这间教室的门墙上(图25) |
|
教室的外墙样(图26) |
|
教室内的状况(图27) |
|
教室墙体裂缝及漏水痕迹都处处可见(图28) |
|
确定被撤并的“兰花小学”之校牌挂在破教室的墙上(图29) |
|
其教室的外墙(图30) |
|
这般破烂而简陋的教室,怎能满足现代教育要求啊!(图31,32) |
每参加一次考察,就是参加一堂认识祖国农村情况的学习。近代国家领导人提出:“解决三农问题是战略性大事,是现阶段祖国建设的重中之重”。我真的体会到此说之意义啊!
随团记者:赤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