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5日至9日,轩辕教育基金会组团访问、考察湘西北两市——常德和张家界的乡村。目的是兴教助学,认识祖国;考察团一行41人,有的举家前往,三代同行,意义深刻;当家代自身不仅表现了对祖国有强烈的责任感,他(她)们充满爱心,同时十分重视薪火相传,即注重自小就开始培育新生代,同时也显示敬长孝心;考察团成员的年龄结构更是令人寻味,3-12岁儿童少年有9人,占22%,70岁以上长者有9人,约占22%,其余的则是当家代了。由此可见这一群使者之心灵何其之美!
考察团由陈丽冰担任团长,她领导有方,工作十分投入,使全团男女老少气氛融洽,喜气洋洋。当考察团乘坐的飞机降落在长沙黄花机场,又登上前往常德市的大巴士时,人们已觉得有几分疲累,大多数人没有到过湖南,尤其对湘西北更感陌生,而陈团长却适时地发话,“大家是否记得我们为甚么到农村来考察?男女老少各有各的话题。有的说:“「扶贫兴学」听得很多,但没有实际体验,要好好学习,看看能做些甚么”;有的在校学生却说:“在此之前我跟爸妈来过,看到农村的贫穷环境,心里很不安,甚感自己生活很幸福,但那不是必然的,应予珍惜。”多次与我们一道到贫困乡村行善举的黄子光顾问却说:“每次看到不同的农村都有很深刻的感受,开始是同情、惊讶,在灵魂深处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甚感自己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不是必然的,后来却设法尝试为他们做些事,后来做成功了,心里感到有一种特别的满足感;多去几次,看到自己的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使得许多贫穷的人们受惠,就感到帮助有需要的人倒是自己经常需要去做的事。”他讲得何其之好,其思想已经到达了高度境界,从而激励著同行的团友们……。整个行程安排虽然甚紧,都是起早摸黑的,但大家都是精神奕奕,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连平时调皮的孩儿也乖得令人惊奇。
在5号下午至7号上午的两天时间里,我们先后考察了四所学校。来到西洞庭湖之滨的汉寿县,依次察看过丰家铺学校(中学)、毛家滩回族维吾尔乡中心完全小学、蒋家嘴完全小学,最后去鼎城区石门桥中学察看。这四所学校,都有需要帮助扩建、改造,团友们都在认真思考著如何帮助解难……。
我们在6号下午,穿插观赏了桃花源;我们把观赏风景、文物的活动列作认识祖国的重要内容之一。桃花源景区乃因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名扬四海。显然,我们是慕名而来,当我们进入景区,立即为其山清水秀,桃红遍野,气息清新,加上沅江奔流不息的仙境景色所吸引,几欲荡尽人们的俗念歪想……。
7号的下午,我们又登上大巴士,直接前往善长张氏、陈氏在张家界永定区官平谭志珍纪念中心完全小学和桥头乡陈汉士中心完全小学落成典礼。当我们一行步入“官平”校区时,该校的学子们像过节那样穿著盛装,列队欢迎。他们敲锣打鼓,并连续不断地喊著:“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感谢,感谢,感谢为我们捐建学校……。周先生和陈先生都说:“我可以从他(她)们的眼神发现,他(她)们喊出来的是真心的感激,我为此情景感动得忍不住而热泪盈眶,说不出话来。原来他(她)们是这么珍惜善长们的帮助,也这么懂得感恩。我会为这弱势一群做些事的。”建设工程落成典礼和工程验收到夜暮降临时结束。由於道路崎岖,凹凸不平,驱车返程直至晚上8点半才返回城里进餐。经过一天奔波,虽然大家都觉得很累了,但是他们还兴致勃勃地欣赏“土家菜”的美味,更回味扶贫兴学的深远意义……。
我们特地安排8号这一天的时间观赏张家界武陵风景,其景世界罕见;那里的山,既奇又险,十分美丽又非常壮观,这是天公的恩赐;游客川流不息,其中甚多来自韩国,据说韩国人把父母、公公婆婆请到张家界旅行作为孝敬;一些公司为奖励员工,也会安排到张家界来渡假、休闲;据说韩国已有四分之一的人们到过张家界旅行、观光。是的,当我们走进武陵的山里,立刻感受到柔缓的山风,清湍的溪水,奇丽的群峰,令人陶醉,让人感觉大自然母亲正在轻轻地把我们拥而入怀,还我们清纯之梦想,更感受到我们的祖国是多么的亲切,伟大……。
有的团友在交谈中、在总结会上曾对一些事情感到不解而提问,大家自动交换看法,热烈讨论,逐步取得共识,或求同存异,但总看法是“考察过的四学校都急需帮助”;张氏首先认捐蒋家嘴中心小学,陈团长则表示:“其余三所学校由我负责落实认捐,协助扩建;文氏家族,陈氏家族亦表示赞助。……这些都充分显示大家充满爱心,加上大家不辞劳苦的考察,探求真知,这可称之为动感,也就是说,通过实践而加深认知,加深对兴教助学意义的认识,到行动起来,协助捐资建校。这类程序的循环,将会推动社会不断地前进!
作者:罗文春 (轩辕教育基金会主席) 2007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