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新农村——记陈尚信先生协助边远农村修筑通村公路 |
|
|
|
|
|
|
湘潭县茶恩寺镇上峰村地处边远山村,住了20多户人家,以农耕为生,但其路不能通机动车,完全靠人肩挑,每一起劳作,都以手作、脚行为之,重担压身,汗流浃背,辛苦难堪,而收入不多,老百姓生活清贫,不在话下;该村有10个8个超过30岁的大汉,身强力壮,但仍然"光棍"依家,这不是说此等大汉没本事,而是外边的女孩害怕那里因为不通公路,汽车进不来,连骑自行车也困难,更何况整年累月的劳作比别处艰辛,闻之却步,而不敢嫁进来。
该村最能干的一位好青年名叫王扬名,因勤奋上学,熬出了头,在齐白石中学当上了校长,该校D级教学楼重建就是陈氏家族所捐的款,他忍了两年之后,才敢将上峰的苦况相告。
有一天,我同陈尚信先生闲聊时谈及上峰村的事,他反应十分敏捷,如果花费不超负荷,我们可以帮助他们。
我亲自去考察几回,拍下了实况,证明是典型得不到开发的农村,路不通,转不快,要发展成为不可能。由于陈先生捐出了起动资金,公路局也为修此路而配套了资金。经过半年多的奋斗,通村接驳公路建成了,人们满怀喜悦,"建设新农村就成为有指望了。"
修桥、筑路、向来是我国行善者的心愿,也是社会发展公传之永恒主题。笔者既高兴为此主题落笔,更是向陈兄领教,以向众人宣扬!
作者:罗文春 (轩辕教育基金会主席) 2007年5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