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邀考察广西省(2007年8月) |
|
|
|
|
|
|
2007年8月16日至20日罗文春主席和陈庭杰荣誉会长、陈汉忠先生前往广西作兴教助学考察。下机后到宾馆放下行李,即驱车赴武鸣县宁武镇唐村小学考察。
|
这是一所以壮族子弟为主的小学,学生有200人左右;该校始建于1918年,虽然,经过多次维修,由于是民间献工献料建起来的瓦房,用料质量不够好,经不起年久退化的考验,形成了屋顶漏雨,墙身破裂、地台下陷(图1) |
|
这是漏雨的仪器兼图书室,在屋顶上拉一幅胶布临时防漏(图2) |
|
图书室只有几个破书架,摆了几拾本书,有的已过时,有的不适合小学生阅读(图3) |
|
老师自己做"午饭"的破烂厨房兼饭堂已长满了草(图4) |
|
考察团和侨办、地方官员和学校老师合照留念(图5) |
|
当我们路过唐村小学的山村,看见三位小学生在村巷里用自己的方法嬉戏。是啊,在贫穷的山村,从草地拔来的青草和在路边小树摘来的叶子也能成为他们的玩具(自制玩具);他们三人都是光着脚板的,或者他们现在还没有鞋子穿,或者他们把鞋子留待上学时才穿。显然,他们都是穷孩子啊!这里距离南宁市只有1小时车程的壮族山村,两相比较,两者居民的生活状况、生活方式,竟然尤如天渊之别。您看了,您听了,又有何感慨?(图6) |
|
当我们来到贺州市八步区大平瑶族乡龙曹小学,只有61公里,却整整要行车三个半小时,来回要七个多小时,可见其路况是多么差劲。市、县侨办和教育局的领导人及乡长、书记陪同考察。该校除学校门楼之外,校舍全都破烂不堪;学校的图书室,只有一点点书,许多都是过时的,孩子们看了,不知是否会得到新知识,屋顶也漏雨,拉一张胶布,用作防漏,桌面破烂了,铺上报纸对付凹凸不平(图7) |
|
离学校较远的学生在校寄宿,一个既破旧又潮湿的小房间摆有4张相互依在一起的木架床,上下两铺,都不到一米宽,而每铺睡三个人,共要挤睡24人,冬天之天冷时,以"人体取暖",勉强可以对付得了,但夏天之天热呢"沙甸鱼"式地挤睡,当然会大汗淋漓了(图8) |
|
学校没有运动场地,在教室外边的一块不平整的泥沙地上,摆放了两张不惧风吹、日晒、雨淋的水泥板作桌面的乒乓球桌,中间架一条木板当作球网,孩子们下课、放学时,会在这里打乒乓球,他(她)们也玩得很快乐。请不要忘记,国家的乒乓球健将,有的在少年时期,或者也经过这种"非常"的训练呢!(图9) |
|
这种艰苦的条件,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老师,都不愿意被派到此校来,因此164名学生只有5名教师,缺额严重,而且年龄偏大。去年,有一位环保系本科毕业生"志愿者"叫黄令贺(图中者),在此任教已有一年,表现甚好,有理想、有抱负,深得当地干部、群众、学生的欢迎和爱戴,是现代青年的楷模。那些不愿到穷山村任教的老师,或者也抽点时间想想,是否可以给自己增加一段在艰苦环境生活和工作的历验?(图10) |
|
罗文春主席、陈庭杰荣誉会长与当地干部、老师座谈,研究如何能解决当前的困难,将来如何把学校办成一流的山村小学。大家一致认为,该学校管理较好,存在的问题是学校硬件太陈旧、破烂,有需要协助为其排难,需要方方面面都齐心协力,给予支持,改造、扩建此校(图11) |
8月20日我们到梧州市长州区大侨小学考察。这所山区小学,同样十分艰难,但与众不同之处,是该校管理得很好,文明、整洁。踏进校门,就让您感到,协助该校改善硬件上存在的困难之后,校长、老师们将会把她办得很出色,成为一流的山村名校。 |
|
这是图书室。学生放暑假,就把图书收进箱子里,不过也没有多少图书,室内显裂缝(图12) |
|
这是仪器室,简单的教具,也残旧得很。墙壁同样危机四伏(图13) |
|
这是老师集体办公室。学校管理井井有条,得了不少奖状、锦旗,墙壁上也招贴了许多管理细则和告示以及考勤规定(图14) |
|
罗文春主席和陈庭杰荣誉会长与长洲区长、教育局长和市侨办主任、科长开座谈会,会议讨论热烈有益(图15) |
|
在考察亟待协助排难的学校的同时,我们还对在建中的贵港市平南县思旺镇新政金谷张婉小学进行工程进度、建筑质量的检查,见到重建的学校之教学楼已完成了第二层封顶,相信在12月中旬可以完成第三层建设、并整理好校园的环境(图16,17,1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