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教育基金会
首 页 | 捐 款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 | ENG
  首页>慈善捐赠>其它慈善捐助
陈汉士伉俪翁丁卫生室
捐赠助学金予藏族民歌手白玛曲初
捐赠图书(廸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
轩辕教育基金会爱心老人公寓
[1]
北京|3  甘肃|2  广东|3  广西|3  河北|7  河南|13  黑龙江|1  湖南|61  吉林|7  青海|2  山西|5  陕西|3  四川|3  香港|4  新疆|5  云南|4  重庆|5  
慈善捐赠
 
轩辕教育基金会 捐建学校
轩辕教育基金会 其它慈善捐助
轩辕教育基金会 种子基金
轩辕教育基金会 奖助学金
献上点点爱心
献上点点爱心
  其它慈善捐助
轩辕教育基金会爱心老人公寓 捐款方法
[项目编号]:D30     [项目状态]:完成 | | ENG
[项目日期]:2008年
[地点]:云南省砚山县国营稼依华侨农场



陈丽冰

陈尚信

高爵明

赵崇坤
 


考察团一行来到砚山县稼依华侨农场轩辕教育基金会陈尚信、陈丽冰、高爵明、赵崇坤等善长捐建的爱心老人公寓。他们在云南省侨办黄惠松处长和砚山县副会长陶艳红女士等的陪同下进入公寓区视察(1)

图 1


团员们进入宿舍(2)

图 2



在公寓内与户主与有印度人血统的华侨交谈(3)

图 3



在公寓内,户主与越南难侨交谈(4)

图 4



公寓寝室(5)

图 5



公寓厨房(6)

图 6


公寓洗澡间(7)

图 7



考察团一行与陶艳红副县长在公寓门前合影留念(8)

图 8


考察团一行与公寓老人、场干部、县干部等开座谈会。考察团一行经过视察,通过验收,罗文春提出三点建议(9-11)

1 、应划出农地组织公寓老人种粮、种菜养牲畜家禽作为生活补充、激发认识老有所终生活愉快的意义

2 、硬件使用使之合理化

3 、应同吉林省朝鲜族敬老院作经验交流,使老人爱心公寓办得更好

图 9



图 10



图 11


在座谈会上印度血统的归侨即场表演<<拉花之歌>>独唱,他撃鼓自唱的情形(12)

图 12

  20071114-20日,轩辕教育基金会组团访问了云南省国营砚山县稼依华侨农场,廿世纪七十年代,越南之战争狂热分子,自以为是世界第三军事强国,领土野心冲昏头脑,突然侵犯我国西南之广西、云南等省,口出狂言叫嚣:“凡中国有木棉花开的地方均属越南之领土,都用武力抢回来。”为此,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保卫边疆,奋起迎敌,打了一场漂亮的自卫还击战,迫使越南放下了武器。但是,他们却拿世代侨居在越南的华侨出气,进行大规模排华,把25万华侨赶出越南,云南省承担了接侨任务,以建立华侨农场为主要形式安置了24万名难侨。许多人举家被赶,回到祖国,一贫如洗,在国家悉心关怀爱护下得以生存下来。因为身处农村,生存条件较差,至今,能力强的生活可以过得去,能力弱的人就成了贫困户。

  国营稼依华侨农场以陶艳红书记为首的场领导班子较为得力,想了许多办法发展经济。但是,劳动力少的家庭和年纪较大的鳏寡孤独者困难就较难解决,就需靠政府、场领导和社会力量的帮助了。考察团一行认为,协助捐建老人公寓是“雪中送炭”之善举。在陈尚信永远荣誉会长的带领下,陈丽冰、赵崇坤、高爵明等合力捐资,协助为其解难。

在国营稼依华侨农场考察了生产和生活环境之后,在场部会议室座谈,商量对策。陈尚信、陈丽冰、罗文春、赵祟坤在座谈会上,他()们神情肃穆地聆听场长介绍情况(13)

图 13


陈丽冰永远荣誉会长目睹农场员工的破烂住所,神情凝重(图14)

图 14



这是农场员工居所的厨房(图15)

图 15

在农场领导的带领下,场员们发展养蚕业,收成尚好,员工生活有所改善(图16, 17)

图 16


图 17



陶艳红场长领著考察团一行访问了一名单身印度裔男场员,他家徒四壁,空空洞洞,全部家产在他的床上,但很讲究卫生(图18)

图 18



罗文春、陈丽冰、赵崇坤、高爵明、许新星与这位印度裔场员"J"在其房门前留影(图19)

图 19

J” 喜欢唱歌,他边打手鼓边唱印度的“流浪者之歌”(图20)

图 20



• 寄给朋友
×
• 视频分享 ||
×
  上一篇: 捐赠图书(廸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
  下一篇: 已是最底一篇
    寄给朋友 寄给朋友   打印本页 打印本页
读者回应 共有回应:
姓  名: * 匿名
回应内容:  *
验 证 码:
   
首 页 | 捐 款 | 关于本会 | 新闻中心 | 捐建学校 | 慈善捐赠 | 特别鸣谢 | 真情分享 | 联络我们 | 匡贫兴学一览 | 最新上载 | | | ENG 至页顶
© Copyright 2001->2025 XuanYuan Hong Kong | 《个人资料收集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