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香港轩辕教育基金会在通化县捐资助学(07/06/29) | | ■刘洪俊 孙丽容 实习记者 王耀辉/报导 城市晚报
本报通化电 6月29日,香港轩辕教育基金会主席罗文春来到通化县果松镇参加杨娣教学楼落成典礼,受到了当地村民和学生的热烈欢迎。果松镇是通化县的贫困镇,在香港轩辕教育基金会的资助下,终于完成了对镇中心校进行的重建。
从2005年以来,通过吉林省、通化市侨办同志的调查摸底,向罗文春推荐了通化县果松镇中心校,“一定要努力争取到香港轩辕基金会的支持改造学校”,这是当时吉林省、通化市侨办给自己定的目标。
终于,在2007年年初,通化县果松镇中心校的孩子们从此告别了危楼,搬进宽敞明亮的新教室,学习的劲头更足了。由于香港轩辕教育基金会与社会各界的慷慨解囊,该所学校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通化县果松镇中心校的王伯元同学告诉记者说,自从他们搬进新校舍,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更足了,大家都很感谢这些关心帮助他们的好心人。
“发展教育,振兴中华”,这是香港轩辕教育基金会的理念与宗旨。谈起为什么要给基金会起名为轩辕时,罗文春先生显得十分激动:“起名叫轩辕是因为轩辕黄帝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缔造者,是华夏炎黄子孙共同的祖先。老祖宗轩辕黄帝的包容量很大,能激起华人的爱国情怀,只要他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就可以和我们一起来做推动中华振兴的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香港轩辕教育基金会在全国20个省市做了慈善事业,共捐资4000多万元在各省的贫困农村建学校120多所,直接受益者2.6万多人次。
|
|
|
|
|
寄给朋友 打印本页 |
|
|
|
![](../files/main_bg_05.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