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考察活動之所見所聞)
去年12月26-28日,軒轅教育基金會主席羅文春先生與永遠榮譽會長何敏堅女士帶領河南助學團38名團員,浩浩蕩蕩開赴河南省開封市通許等縣開展興教助學活動。
該團由何敏堅永遠榮譽會長為團長,鄧志明和梁淑芳二位善長為副團長,在內容多,時間短、節省錢的情況下,還要將此項活動做到成績一流為目標,他(她)感到“既是壓力,又是動力,是對自己的磨練和考驗;他(她)們下定決心事前作好充份準備,進入實踐時緊緊與大家團結奮鬥,爭取如願以償!”
在河南省開封市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劉威主任、韓升良副主任及其工作人員的關心下,事前也做大量的前期工作,並陪全過程的活動和指導,實踐結果,既幫到有需要幫助的鄉村學梓解決了難題,又使參與這項活動的官員、老師、學生和鄉親們受到教育,考察團一行男女老少都受到深層次的啟發與教育,相得益彰。羅文春主席,十多年前就開始在許多場合反復不停地說:“在祖國遼闊的農村大地上,既要真誠深入地協助所到的貧困農村,協助仍屬貧苦的農民在硬件上解決實際困難,同時要在過程中、在思想認識上不厭其煩地啟發智慧,促其樹立信心改變農村和自身貧窮,進而為振奮中華,貢獻力量;善長們從大城市來到農村,直接參與公益慈善活動,要誠心、虛心學習百姓之優點,從而賓踐“施比受更有福”的辯證關係。”河南興教助學團充分實踐了這項指導思想。從該團的人員組成上說,15名來自澳洲、英國、美國、香港的青年學生(15至21歲),都是家長(善長)帶來參加行善舉的,他(她)們有的已經參加過兩三次,有的是第一次來參加,他(她)們不是來玩,家長要求他們以參加“黃衫軍義工隊”的形式參加,這次活動,一邊協助團長們管理組織團隊行動(如善長們帶了大箱、小箱共30多箱文具、玩具、運動器具、食品等,分別帶到需要前往出席落成禮、考察、探訪的學校和農村學生家訪目的地。這些物資需要在團隊的行進中上下車或上下飛機搬運、托運,勞務性質的工作,從而培養他們熱愛勞動;事先安排練習、排練各種寓娛樂於學習的節目帶到農村,與小同學分享同樂,通過零距離的交流促進感情昇華,以達到思想交流、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更深層的意義在於讓“軒轅”這些青年義工隊的孩子們認識祖國還有不少這樣貧窮的地方,但那裏的同學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中又是如此的熱愛生活、認真學習、奮發圖強,以求改變命運......。他們在實踐中體驗到甚麼是思想淨化、昇華,樹立大愛精神。行善舉後繼有人……。
為人父母的善長們,當然是更認真的言傳身教,讓後輩感受父母的精神、品格偉大、可敬。義工隊有位小譚,年僅15歲左右,父母痛愛,於是帶他兩次參加軒轅教育基金會到貧困農村興教助學活動,有一次看到某農村學校的同學發現報紙報導了一位患血癌的小朋友處於絕境之危、毅然發起全班同學設法救助,個個只能將自己的零用錢捐了出來,在學校的黑板報上統計標示統計結果一共才籌得73元(人民幣)。小譚十分震憾地在分享會上說:“我每天的零用錢都超過百元,還說父母給得少,他們全班一人只能捐一元或幾角,所以才籌得73元啊!對比之下,我生在福中不知福啊!以後一定要自覺約束自己,要養成節儉的習慣!”他繼續說:“這次,父親因工作忙,未能隨此次河南考察團來,但他又很重視我去這次活動,接受教育。“學大愛精神,學行善”;“在香港,我每天上學都是媽媽把我叫醒,洗刷完畢,自己去上學,這次(去年12月26日為在大清早集合不誤時)在沒天亮父親就把我叫醒,給我好早餐吃,又親自開車送我到集合地點。我當時不得其解,覺得奇怪,他從來就沒有叫我起床的,又從來不自己開車送我去上學,為甚麼他今天這麼緊張我參加“黃衫軍義工隊”參與赴河南興教助學河南考察團?我細想一下,明白了爸爸的苦心,他發覺我近來思想退步了,上次受教育回來,自覺不要那麼多零用錢,而近來老是元元計較,老說不夠用……他為了讓我把握好類似的學習機會,不要誤了集合的時間……我感謝爸爸執著對我愛護!”“這是一批很乖、很有前途的青年人,他(她)們懂得自愛上進。每次隨團參加祖國農村的興教助學活動,都得到新啟示、新的教育,從而更尊重、愛戴父母!後輩也就這樣通過父輩潛移默化地把中國的優良傳統,中華文化、包括發展中的先進思想吸納於自身的頭腦中,受用終生……。近營思遠的碩果,燦爛的光輝,必將普照祖國大地,並觸及於世界!
這樣一齣有序而細密有效的興教助學活動,首先是領頭者用心,用腦,辛勤的付出才能成就,團長們帶領一批骨幹力量奔忙了一個多月。青年義工隊“軒轅黃衫軍”利用暑假密切配合,乃是他們的口號“出力又出心,有愛又認真”的寫照。更值得稱讚的是這個團的領導人明確自己的定位,團結一致地實踐軒轅教育基金會之“弘揚中華文化、發展教育,振興中華”宗旨,受到國內相關行政單位和教育界、老鄉們認同和肯定。真是可喜可賀!
由於在開展興教助學活動過程全團上下齊心,既觀又察,以對事業、對工程質量百年大計有責任感,大家一目三觀,既盯住好人好事,以促其發揚光大,又留意到隱患性之部分工程的缺失和各種思想類型交錯演繹,依據符合國家發展方向需要的原則進行討論,以取長補短的方式促其改進、揉合。這才是做慈善事業應有的態度。羅主席十分欣賞開封外僑辦劉威主任的來信(附劉威主任致羅文春主席的信)。“我看到了祖國的未來鵬程萬里!”
羅主席常說,“在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開始之際,我們是在祖國實行改革開放30年取得輝煌成就的基礎上為祖國農村繼續推動發展教育,振興中華事業的,因為祖國不少農村仍然有克服困難的需要,特別是在西部和邊疆地區更有這樣的需要。”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為創建和諧社會而促進大愛思想、幫扶觀念的社會化教育,勵行營造創建和諧社會的思想基礎,在農村協助農村發展教育和在大學裏對貧困大學生實施“種子助學”形式同樣需要深化為之。”羅主席赤膽忠心,胸懷祖國,高瞻遠矚!在這玉兔呈祥的新年中,我祝福河南考察團的全體成員、開封市外僑辦的全體成員和羅主席、孔秘書長身體健康!好人一生平安!在理論與實踐中旗開得勝,萬事如意!
◆劉威主任致羅文春主席的信
圖釋:
(一)全體考察團成員都參加農村學生家庭探訪:
(二)出席開封通許縣斗廂香港永盛第二愛心小學落成典禮。
(三)在開封市外僑辦韓升良副主任及縣領導陪同,考察河南開封市通許縣厲莊鄉第一初級中學。該校部分校舍破舊成D級危房,需要改造、重建。
“軒轅”網站記者:赤子
2011年2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