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軒轅教育基金會赴豫考察團的總結會談起 |
|
|
|
|
|
|
07年6月25日晚上,赴豫考察團團長陳庭傑先生宣佈"我們明天就要返港了,難得相聚幾天獻愛心,今晚開個總結會,大家談談此行的感受,相互分享。"接著,大家踴躍發言。
一些初次參加此類旅行的團友,如陳漢忠先生感慨地說:"我是初次參加這類活動的,我感謝團長邀請,雖說我是協助貧困農村獻愛心的,其實自己有很大的得著(收穫),過去除了開店、賣貨、收工之後就打「麻雀」,精神十分空虛,然而,來到祖國貧窮的農村,所見所聞:看到那些學校,想像不到的破爛,而孩子們不怕艱辛、滿懷頑強的求知慾;老師們不怕條件差,克服種種困難,執著地給學生講課。如此種種,給予我內心很大的震撼;孩子們以那種期盼改變命運的眼神望著我們,含著惜別的熱淚送行,更使我產生情意結……,我覺醒了,找到後半生該走的正確道路,我必定會聯絡我的同行朋友,告訴他們不要再空虛地無所事事虛度年華,而應把有價的生命,為祖國農村做些有意義的事業。"
陳麗冰榮譽會長和蔡玉如顧問卻深情地道來:"我跟著羅主席到農村做善事已有好幾年,每次都引領了"新老團員"一道做善事,自己在思想認識上一次比一次深刻,然而,我還感受到團友們的思想、感情變化速度比我想像地快,又那樣的深刻。陳麗冰榮譽會長還說:去年四月,我和Fanny(吳慕賢)當考察團的團長,同樣是到洛陽,後到開封。這次比前次的變化更大,這是值得高興的情勢,我將會持之以恆地把這項事業繼續開展下去……。"
為甚麼會有如此可喜的收穫、變化?我們身處中原故土、中國的發源地,軒轅黃帝就在河南省的新鄭市誕生;我們來到國色天香洛陽城,她又是中國九朝古都,還到了千年尋夢開封府。歷史的更軼,浮浮沉沉,孕育了多少甚有作為的黃帝子孫;那裏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文明,那裏有數不清的珍貴文物為之佐證。所有這一切,都仍然是現代人可借鑒的瑰寶。
當地官員注重思想文化交流,洛陽市是省政協常委商民富主任和市僑辦的科長陪同全程;開封市亦有正廳級的副市長宴請和僑辦張體斌主任的陪同,邊看、邊議、邊講解,團友們的思想得到啟迪,有助認識提高。
更重要的是全體團員們帶著愛心來,又用心觀察,悟性必高,效果定佳。如陳庭傑團長、黎立銓、劉治修二位副團長,在匡貧興學征途上,均屬新兵,由於用心、勤學,努力幹,就很快上手,指揮得當,團結互助,自然就心想事成;團友如何敏堅善長說:"我以前因為文化和習俗的差異很不願意到內地,想不到自己和母親、女兒來到此地,竟然都這樣投入,既不感到累,更產生了感情"。她毅然認捐了兩所學校(其中一所與黃福英善長合捐),"我打算赴澳洲與親戚朋友分享人生過程中的這些新鮮事,相信他們也會像我一樣被吸引到這個行列中來的";旅居菲律賓的金慎之也表示在媽媽的出生地認捐學校,同時為紀念媽媽,其孝心可嘉;為培育兒子成才而經歷坎坷道路的李貞善長,為內地某些貧困景象所感動,化灰念為發奮奉獻愛心;更有陳麗冰、蔡玉如、陳漢忠、何敏堅、邵寶琼、蔡怡如、吳慕賢、吳淑卿等善長們和一眾團友還即場向同學、老師贈送書包、文具、獎勵金和其他禮物,以激勵獻愛心之舉的擴大,帶出了助人為樂之精神!
作者:羅文春 (軒轅教育基金會主席) 2007年7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