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邀考察山東省(2010年9月12至14日)(一)
“軒轅”考察團一行有羅文春、李世雄、孔敏莊、何敏堅等四人,於2010年9月12至14日在山東省僑務辦公室李炳慶處長陪同下,前往濟寧市曲阜、泗水作興教助學考察。先到了曲阜梁秀珍峪口連心小學檢查探訪,大家認為,該校改造擴建得很好,可以驗收使用。然後分別去南辛鎮魯源小學、王莊鎮岳村小學、防山鄉中學和泗水縣徐李小學考察。
人們都說曲阜是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之故里,尋根究底,孔夫子乃出生在曲阜尼山腳下、沂河岸邊的魯源村。“魯源”指魯國之源。據<<闕里志.尼山>>記載:“在尼山之西五里,史載孔子生魯昌平鄉,今名魯源村。”也就是說,尼山為孔子出生地,東、南臨沂河,山上有孔子廟、尼山神廟,尼山書院,三級建築組成一個群體,很有氣勢。孔子廟內東南角有一座高高的觀川亭,傳說是孔子臨川慨嘆的地點,這一嘆,聲聞千古:“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尼山東麓有孔子出生的山洞——夫子洞。傳說:“孔子的媽媽十月懷胎在夏天去娘家,當返回夫家時中途妢娩作痛,臨急躲在這個山洞誕下了孔子,由於幼兒的他像個“聖怪”,父親棄之山洞;此後,“聖怪”變聖賢,老虎媽媽來餵奶,鷹媽媽來拔扇。”盛傳幼兒孔子之佳話:“鳳生、虎養、鷹拔扇”而成聖賢哉!傳說歸傳說,卻反映了兩千伍佰年人們都以美好、善良的心贊揚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今天我們崇敬孔夫子,乃因他的偉大思想是中華文化的表表者,代表著崇高而偉大的民族精神!尼山半徑五十公里有一處叫少吳陵內的壽丘,<<史記>>載文說那是軒轅皇帝出生地。這一帶可謂人傑地靈之樂土,而我們考察的四所學校,都環繞於其間。從現實考察所見,這裏的教育有許多特點,文化底蘊頗深,考察者都大為感動,受益不淺!
圖釋:
(一)2010年9月12日下午,“軒轅”考察團一行來到曲阜市吳村鎮梁秀珍峪口連心小學探訪。該校改造後煥然一新。
一應齊備,考察團一行表示滿意。
(二)考察曲阜市南辛鎮魯源小學:
(三)考察泗水縣中册鎮徐李小學:
四水縣中册鎮毗隣曲阜的南辛鎮、王莊鎮、防山鄉,但經濟情況要比曲阜差許多,反映在徐李小學的狀況,破舊程度更加嚴重。
隨團網站記者:赤子
2010年10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