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世雄協助“三縣邊區”學校解難——李世雄在湖南湘潭捐資協助改造碑頭學校 |
|
|
|
|
|
|
|
06年10月下旬的一天,我接到湘潭市外事僑務辦公室副主任王國強先生的電話:“羅先生,您是否能抽個時間到我這兒來,去看看那三不管的“邊區”小學?”他繼續說:“該小學叫「碑頭學校」,屬湘潭縣管轄,但地理位置距湘潭縣城50公里,距長沙市20公里,與望城縣相鄰,西面亦由於那是三縣邊區,人們就把她“忽略”了;校長童建國在那裡任教幾十年,已有五十多歲了。同寧鄉接壤,三縣都有學生在彼就學,由於校舍破爛不堪,教學、生活條件都很差勁,沒有老師願意到去任教,導致現任12名老師,平均年齡已超過45歲,……不改變那裏的教學環境,怎麼能培養出好人才來?”我受王國強副主任的真情所感染,於是在11月下旬趁出席湘鄉市泉塘中學龍騰教學樓落成典禮之際,我特地在湘潭多留了一天,前往考察……。
當時,湘潭市僑辦的領導陪同我前往考察,縣教育局、僑辦的領導也到場,響塘鄉的黨委書記也出席了座談會。凡參加當天考察的人們,見了此情此景,無一不搖頭嘆息,320名學子就讀的學校,為何破爛到這個樣子還沒有人關心她?縣教育局歐陽求是局長痛心地說:“來此之前我還不知我們縣裏還有這類學校存在”態度十分誠懇地說:“看了令我痛心不已,現實批評了我……我們無論如何都得想辦法解決此校的困難。”
我私自向相關人士承諾,設法牽個頭籌集資金,幫助重建該校;當地老百姓更是心急如焚,對個別不負責任的鄉幹部有心中怒火,但不敢發洩出來,三個小村的村長卻自告奮勇地表態,“我們每個小村出一萬元,村子裏共有1400戶,相信每戶捐出100元不是問題,也就是說當場就認捐了17萬元;鄉政府被迫也表態出6萬元;歐陽局長最後表態說:“剩下的由縣教育局包底”。發展教育是政府行為,人民群眾亦有責任加以關心;關心發展教育是一種善舉,做善事是自願的,一人出一點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大家動腦筋,就可形成眾志成城的力量,加速發展教育事業。
我尚未想好如何籌得這筆“引路款”時,憂心忡忡地返抵香港,四出奔波與朋友商量籌款良策。香港警察龍舟會名譽會長李世雄先生為人正直,甚有愛心,助人為樂,聞訊而至。研究清楚情況之後,毅然表示:“我來協助解決這一問題”。第二天就叫秘書將支票送到“軒轅”會所。李先生同樣十分重視教學質量的提高,為了系統觀察跟進,他決定在該校實施“助學、獎學、獎教計劃”,並決定簽訂六年(周期)“助學、獎學、獎教合同書”。這種精神,難能可貴。
作者:羅文春 (軒轅教育基金會主席) 2007年3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