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尚信先生在湘潭市捐建齊白石中學,救助殘疾同學 |
|
|
|
|
|
|
???????? 響叮噹的國際著名國畫家齊白石先生的名字相信大家不會陌生,他的故里就取名為白石鄉。我陪同永遠名譽會長陳尚信先生慕名來到此地考察,甚感那裏民風純樸,山青水秀,景色宜人,十足國畫之鄉。
我們到此考察的目的當然不是求學美術,而是對亟待重建的齊白石中學進行考察。那裏破舊不堪的教學樓,幾乎是百孔千瘡,既暗又濕,還要70-80人擠在一個教室裏上課,桌椅也十分破爛,屋頂漏雨,鋪一塊塑料布臨時遮擋,天花板搖搖欲墜到處可見,顯然是D級危房,亟待重建;那裏的所,也無法叫人下蹲方便;噹噹噹,開飯的鐘聲響起,同學們很有秩序地排著隊領飯菜,廚工為在飯堂開飯的同學每人撥一勺飯、一勺菜(幾乎不見有肉),個個站在那裏吃,肚子餓了,吃起來也是滿足的。這樣的環境,當然有需要幫助了。陳先生義不容辭地承擔了這項“義務”,慷慨解囊認捐了重建此校之教學樓,當地政府和老鄉們也積極自籌配套資金,該校重建資金總算有了著落。
大家興高采烈地為重建教學樓舉行奠基禮,此舉乃告示鄉間四方:“重建工程破土動工了”!鄉親們來祝賀,來助慶,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老師、同學們更是為奠基禮作了充分準備,載歌載舞,還有話劇,朗誦、眾“演員”都演得十分認真起動,場面熱烈,喜氣洋洋,可謂贏得了一場精彩演出。曲終人散,落幕之後,“演員”們魚貫從台上往階梯走下來,人們也湊熱鬧夾道目送,此時,人叢中有一位女同學扶住拐杖十分哀傷地站立在一旁,目光卻十分呆滯,彷彿有許多心事不知要對誰傾訴……。我和陳先生同時觀察到這一情景,就湊前詢問:“小姑娘,您叫甚麼名字?您的腿怎麼啦,在何時,因何故斷掉的?”小姑娘肅穆而答:“我叫胡雙,現在讀初一,四、五歲時,在家門口被汽車輾斷了腿”。我們稱讚她、鼓勵她:“您很堅強,能從小學讀到中學,不簡單,好棒的。”胡雙同學當時突然冒出這樣一句話:“謝謝您們的誇獎,我的腿不幸殘廢了,如果我心志也殘的話,那我的命運就更加淒慘啊!”這些話音,卻在我們耳邊、腦海中激盪著,久久不肯散去。陳先生湊在我的耳邊說:“我們設法幫助這可憐的孩子吧!再拿去幾萬元幫助她,我還是能負擔的”。於是,我擇日邀約湘潭市的主任們到處尋訪真正高質量做假肢的店子,跑了兩天,終於找到長沙國安假肢公司,直接同龍端遷董事長和李論總經理商量為胡雙安假肢之事(我們選擇了日本生產的產品。他們開價是40,000元(包訓練)。我在想,假肢廠是幫助不幸的人解難的,為何不可以用慈善觀點合作?於是告訴他們:“這是香港的善長義捐幫助一位有志氣的貧窮農村小女孩的,不如我們大家共同做善事吧!交給您們18,000元好了。李董事長是位明理人,他堅定地說:“就這樣決定,迅速為孩子裝配假肢好了。
我向胡雙提議,“勇敢地面對未來,裝上假肢之後,要刻苦訓練走路,當齊白石中學新教學樓舉行落成典禮時,您自自然然地走上台,代表學生講話”。她接受了任務……。
03年秋天,齊白石中學又一次鑼鼓喧天歡樂聲四處飛揚,同學們喊著喝著:“熱烈歡迎,感謝、感謝!感謝幫我們建校!”的感謝聲此起彼落……。落成典禮開得既熱烈又莊嚴。輪到學生代表講話時,中等個子的胡雙同學大大方方又很自然地走到台上,十分有禮貌向大家深深地行個鞠躬禮。接著她說:“……是香港同胞,是陳爺爺給了我第二次生機,我現在能自己走路了,我感激陳爺爺,感激市僑辦的同志,感謝所有幫助過我恢復生機的叔叔阿姨們;我會更加努力的讀書,學好本領,將來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我要向陳爺爺和香港的叔叔阿姨學習,爭取將來也能幫助有需要幫助的人們……!”她的講話激動了在場所有人的心,許多人被感動得流下熱淚,為她那頑強生存意志,努力向上,志在祖國、志在四方的拚搏精神所激勵著……。
胡雙同學初中畢業之後,報考了專科學院,學的是會計專業。她原先的基礎較差,但通過自愛的努力,學業比以前進步了,越上了中等水平;她考入專科學院就讀期間,被省、市“殘疾人聯合會”的主事人發現“可以訓練成運動員”,然而,她選擇了標槍項目,通過兩個月的訓練,在殘疾人運動會上獲得了標槍亞軍。“好棒的”,陳先生說:“希望她將來能好好地工作,好好地生活!”見其此情此景,我本人亦甚感欣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