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邀考察廣西(1999年) |
![捐款方法](Images/way.jpg) |
|
|
|
![](../files/map/3100.gif) |
|
羅文春主席與廣西警察學會檀輝明副會長相約前赴中越戰爭前沿陣地的龍州縣實地考察。我們走進壯族同胞居住的深山,走訪民居與群眾交流,然後選擇在新聯小學協助改造或重建。廖潔明主席隨後組織隊伍隨我們再次考察,覺得“新聯小學是適合幫助重建的學校”,因此就在此處與廣西警察學會聯合捐建,建成後取名為“聯心小學”,寓意於兩地公安心連心。
![2](/Files/frame03_camera(2).gif) |
羅文春在檀輝明副會長和陳廣生副秘書長的陪同下走進了沿邊的深山(圖1) |
![2](/Files/frame03_camera(2).gif) |
羅文春和檀輝明等在壯族村子裏走家串戶,瞭解民情。壯族同胞居住的是高腳屋,棚上住人,做工棚,棚下圈牛羊、養3鳥,如圖所示(圖2) |
![2](/Files/frame03_camera(2).gif) |
相片中的一位壯族農村青年的家居是一間茅房,已是百孔千瘡了。他有一架自行車,不僅用作代步,也是謀生的運輸工具,因寶貝著它而放在自己的床前,以免被盜走;自己的床底下已成了儲藏室。看!已經堆滿了收獲的南瓜(圖3) |
![2](/Files/frame03_camera(2).gif) |
當羅文春主席與廖潔明主席和前任主席李樹風(已故)和督察協會的執委們來到破爛的新聯小學時,一下車仍未進到校園,見狀就個個目瞪口呆,十分驚訝!(圖4) |
![2](/Files/frame03_camera(2).gif) |
進到校園裏,看到那破爛的教室已是D級危房,沒有硬化的坭地,雨後地濕、漬水,更加感到旁惶不安(圖5) |
![2](/Files/frame03_camera(2).gif) |
這樣邊遠、貧窮的小學,學校入口旁竟然有一塊十分醒目的墻壁,唯獨懸掛著一幅中國地圖,從上簾和兩側的八個字可以看到,該學校進行公民教育是何其之嚴謹、有效(圖6) |
![2](/Files/frame03_camera(2).gif) |
檀輝明、廖潔明、龍州縣主管縣長共同簽訂合作協議書共同協助重建新聯小學、並將該校命名為聯心小學(圖7) |
![2](/Files/frame03_camera(2).gif) |
該校建設到中途時,廖潔明主席又組織同僚前往考察、拈查,並與該校學生合照留念(圖8) |
![2](/Files/frame03_camera(2).gif) |
上龍鄉聯心小學已經建成,“督察協會”的代表應邀出席落成典禮。代表們與同學們合照留念(圖9) |
![2](/Files/frame03_camera(2).gif) |
由於下雨,只好在室內(教室)舉行落成典禮。由於教室小,學校派了部分同學出席(圖10) |
|
|
|
![](../files/main_bg_05.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