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
捐 款
|
網站地圖
|
網上留言
|
簡
|
繁
|
ENG
首 頁
關於本會
新聞中心
慈善捐贈
中醫文化
特別鳴謝
真情分享
聯絡我們
本會簡介
主席報告
創會理念
財務報告
本會會刊
大事記
本會訊息
傳媒報導
會慶賀信
中醫文化
我們的足跡
扶貧考察
文化交流
其他慈善捐助
獻上點點愛心
捐建學校
種子基金
種子基金概念版
獎助學金
視頻分享
相片分享
慈善音樂會
其人其事
善長芳名
首頁
>
慈善捐贈
>我們的足跡
廣西
全國各省
廣東
湖南
四川
山西
山東
廣西
陜西
安徽
內蒙古
遼寧
河南
黑龍江
浙江
江蘇
福建
重慶
貴州
雲南
新疆
天津
北京
河北
西藏
海南
香港
甘肅
青海
寧夏
江西
湖北
吉林
上海
-年份不限-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捐建學校
其它慈善捐助
種子基金
我們的足跡
扶貧考察
文化交流
廣西東行三市有感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經濟文化交流、農村考察、協助捐建學校
[1]
安徽
|1
北京
|15
福建
|4
甘肅
|3
廣東
|12
廣西|2
貴州
|1
河南
|8
湖南
|27
吉林
|6
內蒙古
|7
寧夏
|1
青海
|1
山東
|2
山西
|1
上海
|1
四川
|4
天津
|1
陜西
|2
香港
|61
新疆
|6
雲南
|3
重慶
|3
本會訊息
傳媒報導
會慶賀信
我們的足跡
扶貧考察
文化交流
我們的足跡
廣西東行三市有感
[項目編號]:40
簡
|
繁
|
ENG
[日期]:2007年
[地點]:廣西
相
關
人
陳漢忠
陳庭傑
羅文春
中央政府促成東盟十國以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作集合地,實為廣西人民之福。每年都有10個國家的元首及其他要員,代表著30億人口來到南寧聚會,研討經濟的、政治的、文化的和軍事的等重大事情,況且十國已在南寧分別按自己國家的建築風格興建領事館,打破了世界列強對中國的圍堵。顯然,這是中國近年外交上的重大碩果,同時必將給廣西發展帶來契機,值得慶賀。
我同陳庭傑榮譽會長、陳漢忠先生於今年8月16日至20日,前往廣西作興教助學考察。中午抵達南寧,廣西自治區外事僑辦陸地層處長前來迎接。從機場至南寧市區的高速公路兩旁,綠樹成陰,花木整齊鮮艷,十分悅目,路中間的苗圃隔道一路上都陳列著個個若大的銅鼓模型,使我想起八桂南丹等縣的苗族兄弟心目中以其作財富象徵。在苗寨,富裕人家均有銅鼓,銅鼓是苗家人鍾愛的古樂器,每逢慶賀新春或送葬時,苗族同胞都要打銅鼓……。從而引起我們注意到廣西是一個以壯族為主,共有12個民族聚居的省區。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口4800多萬,少數民族有1750萬多,壯族是1450萬,約佔全國壯族人口的90%。在此做事,務必依從民族政策。
我們到南寧明園賓館放下行李之後,即驅車赴武鳴縣寧武鎮唐村小學考察。這是一所以壯族子弟為主的小學,學生有200人左右;該校始建於1918年,雖然,經過多次維修,由於是民間獻工獻料建起來的瓦房,用料質量不夠好,經不起年久退化的考驗,形成了屋頂漏雨,牆身破裂、地台下陷,儀器室漏雨,在屋頂上拉一幅膠布臨時防漏;圖書室只有幾個破書架,擺了幾拾本書,有的已過時,有的不適合小學生閱讀;少先隊活動室空空洞洞,中間擺了幾張桌子,桌面上放了幾樣自製的“教具”,牆壁上掛了幾面錦旗和少先隊旗,都已經很舊了;教室裏的書桌、椅子也破爛不堪;老師自己做“午飯”的破爛廚房兼飯堂已長滿了草。這些情景,讓人見了而生傷感。
路途中,我發現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插曲”:當我們路過唐村小學的山村,看見三位小學生在村巷裏用自己的方法嬉戲,兩位女同學在玩輸贏遊戲,兩人中間的地上,堆放著用手摘來的青草作墊底,上面放了幾片用手撕成圓形的樹葉,然後猜拳,看誰輸贏,決定葉片的增減,她們玩得十分投入,只有一名小男孩觀眾也看得出神。是啊,在貧窮的山村,從草地拔來的青草和在路邊小樹摘來的葉
子也能成為她們的玩具(自製玩具在我孩童時代也經歷過);我還注意到他們三人都是光著腳板的,或者他們現在還沒有鞋子穿,或者他們把鞋子留待上學時才穿。顯然,他們都是窮孩子啊!這裏距離南寧市只有1小時車程的壯族山村,兩相比較,兩者居民的生活狀況、生活方式,竟然尤如天淵之別。您看了,您聽了,又有何感慨?
當我們來到賀州市,發現那裏是典型的山區。從八步區到大平瑤族鄉龍曹小學,只有61公里,卻整整要行車三個半小時,來回要七個多小時,可見其路況是多麼差勁。市、縣僑辦和教育局的領導人及鄉長、書記陪同考察。該校除學校門樓是新的之外(因快倒塌下來,善心者捐了點錢而建起來),校舍全都破爛不堪,其慘淡情況比武鳴縣的塘村小學有過之而無不及。這裏要特別一提的有兩件事:離學校較遠的學生在校寄宿,一個既破舊又潮濕的小房間擺有4張相互依在一起的木
架床,上下兩舖,都不到一米寛,而每舖睡三個人,共要擠睡24人,冬天之天冷時,以“人體取暖”,勉強可以對付得了,但夏天之天熱呢“沙甸魚”式地擠睡,當然會大汗淋漓了;學校沒有運動場地,在教室外邊的一塊不平整的泥沙地上,擺放了兩張不懼風吹、日曬、雨淋的水泥板作台面的乒乓球,中間架一條木板當作球網,孩子們下課、放學時,會在這裏打乒乓球,他(她)們也玩得很快樂。請不要忘記,國家的乒乓球健將,有的在少年時期,或者也經過這種“非常”的訓練呢!這種艱苦的條件,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老師,都不願意被派到此校來,因此164名學生(新校舍建好後將會達到210名學生)只有5名教師,缺額嚴重,而且年齡偏大。去年,有一位環保系本科畢業生“志願者”叫黃令賀,來到此校任教,賀州市環保局本來要留他在城裏工作,但他執意要求到最艱苦的地方去,鍛鍊自己,於是選擇了龍曹小學。他在此任教已有一年,表現甚好,有理想、有抱負,深得當地幹部、群眾、學生的歡迎和愛戴,是現代青年的楷模。那些不願到窮山村任教的老師,或者也抽點時間想想,是否可以給自己增加一段在艱苦環境生活和工作的歷驗?
我們在龍曹小學完成了考察之後,又馬不停蹄地直奔梧州市長州區,到之時,已是夜幕降臨時分,長州區吳區長設宴款待,彼此交流訊息。煜日清早,我們奔赴大僑小學考察。這所山區小學,同樣十分艱難,但與眾不同之處,是該校管理得很好,文明、整潔。踏進校門,就讓您感到,協助該校改善硬件上存在的困難之後,校長、老師們將會把她辦得很出色,成為一流的山村名校。陳庭傑榮
譽會長見之大喜,讚不絕口。他在6月從河南考察返港之後,一直都十分執著地要求對吳慕賢小學和其他朋友們捐建的學校加快開展文明、衛生活動,以求盡快將舊習俗改變過來,而成為新型的農村學校。現在得到大橋小學的新啟示,增強了在農村小學推動文明、衛生的信心。陳庭傑榮譽會長和陳漢忠先生都說:“不枉廣西之行,雖然道路崎嶇,乘車既累又熱,每天還得起早摸黑奔波,但精神上卻有很大的收穫。”陳庭傑榮譽會長還興致勃勃地撰寫了“軒轅會歌”的歌詞初稿,正在咨詢各方有識之士的意見,以求集思廣益,反覆推敲之後才定稿。
在考察亟待協助排難的學校的同時,我們還對在建中的貴港市平南縣思旺鎮新政金谷張婉小學進行工程進度、建築質量的檢查,見到重建的學校之教學樓已完成了第二層封頂,相信在12月中旬可以完成第三層建設、並整理好校園的環
境;我們考慮到不能影響考察團成員(都是義工)本身之日常工作而把行程安排得比較緊湊,造成不夠時間到大坡鎮蓮塘傳奇小學去檢查。然而,當地僑辦和教育局幹部都鄭重地對我們說:“前段時間因修公路,建築材料無法運進工地,所以擱了一些時間,不過已經在上月下旬動工了,現在基礎工程已經完結,正在抓緊施工,秋季到了,天氣會好,保證在12月下旬完成建設”。副縣長也作了保證:“如果我們承諾的事沒有做好,將會失去誠信,無臉面對你們,我們需要朋友, 所以請您們放心。”相信他們此說會兌現,我們亦需繼續加強聯繫,以求促其實現。
作者:羅文春先生
(軒轅教育基金會主席)
2007年9月
• 寄給朋友
×
• 視頻分享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經濟文化交流、農村考察、協助捐建學校
寄給朋友
列印本頁
讀者回應
共有回應:
姓 名:
*
匿名
回應內容:
*
驗 證 碼:
首 頁
|
捐 款
|
關於本會
|
新聞中心
|
捐建學校
|
慈善捐贈
|
特別鳴謝
|
真情分享
|
聯絡我們
|
匡貧興學一覽
|
最新上載
|
簡
|
繁
|
ENG
↑
至頁頂
© Copyright 2001->2025 XuanYuan Hong Kong
|
《個人資料收集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