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赴貴州省考察、匡貧興學系列六、參觀名勝、觀賞河山、全面認識祖國 |
![捐款方法](Images/way.jpg) |
|
|
|
|
[專案日期]:1996年
|
|
[地點]:贵州省貴陽市、遵義市、黃果樹景區、台江縣
|
|
|
|
|
|
|
![](../files/map/3300.gif) |
|
貴州經濟發展滯後,有著各種原因,自然條件惡劣,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以發展交通為例,由於貴州的山多,要開通一條公路,就得鑿開山邊的岩石,鑽隧道,不斷地在很近的距離路程架很多的橋,比起別處建公路要多花兩倍至三倍的人力、物力和資金,交通困難,貨物運輸更困難,發展就慢。由於那裏山多,地理環境險要,國際關係緊張的時候,曾經是國防上的“大三線”,許多重要的兵工廠,都搬遷到那些大山溝裏,為國家擔當過大後方的重任。又由於貴州是49個少數民族的省(僅較雲南少兩個民族),自然景觀與人文典故再加民族風情,就有數不清、也看不完的美山、美水和美人,更有許多英雄故事,體現祖國江山多姿多采,偉大矚目。這些資源都是大家學習的好教材,提高對祖國認識的真元素。在張玉芹副省長的陪同下,考察團一行人等從黔西南到黔東,接著又到黔東北,走了個斜線,即走了半個貴州。常言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其實是強化實踐的重要性及其意義。此後,在貴州繼續考察工作的過程,同樣從實踐中,感性上增加學習機會,從而對祖國逐步提高認識。
![2](/Files/frame03_camera(2).gif) |
張副省長首先帶領考察團一行登上了貴陽市裡一座孤山——“黔靈山”,選擇了適當位置俯瞰貴陽市全貌,閻明复部長、張玉芹副省長和羅文春先生三人還在山項上留影(圖1) |
![2](/Files/frame03_camera(2).gif) |
考察團一行來到觀音洞口,在刻有中國佛教協會趙樸初會長字跡的“觀音洞”山前合照。左起:省僑辦主任王天俊,副省長張玉芹,國家民政部長閻明复,羅文春先生,煤炭科學研究院主任、總工程師池魯生,安順地區副專員(地委組織部長)周忠良,治金部高級工程師研究院副主任張岩,和貴州扶貧辦副主任王化瑩等(圖2) |
![2](/Files/frame03_camera(2).gif) |
考察團一行進入觀音洞裏,部分成員在觀音娘娘及其“童男”、“童女”塑像前合照:左起:李元璋(司長)、二、三為兩位處長、周建國(司長)、閻部長、羅文春先生、張岩主任、池魯生主任等(圖3) |
![2](/Files/frame03_camera(2).gif) |
考察團一行來到“宋慶齡基金會鎮寧兒童圖書館”參觀,並在圖書館前合照(圖4) |
![2](/Files/frame03_camera(2).gif) |
考察團一行到了遵義市考察,該市僅次於貴陽市,是貴州第二大城市,是歷史悠久的西南邊陲交通要塞。遵義市的名勝古跡很多,但最引人矚目的是遵義會議會址。該處是一座磚木結構曲形洋房,遵義會議就是在此處召開的,那是中國革命史上的轉折點的會議。會議後,此處成為紅軍長征路過黔北的總司令部駐地。閻部長與羅文春先生在會址留影(圖5) |
![2](/Files/frame03_camera(2).gif) |
大婁山在貴州省北部遵義地區,與四川省交界,山勢北面陡峭,南面平緩,海拔在1500米左右,主要山峰有白馬山,百雲岩等,四川境內的金佛山風吹頂最高,海拔2251米。山上有婁山關,是貴州北部連通重慶、四川的關口,地勢險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之說。紅軍長征途中發動的婁山關戰役就是發生在這裡。閻部長率考察團一眾在此留影,羅文春先生也在其中(列隊於中間)(圖6) |
![2](/Files/frame03_camera(2).gif) |
考察團到了“龍宮”風景區參觀,進入龍宮地下河遊覽,前者是閻部長和張副省長(圖7) |
![2](/Files/frame03_camera(2).gif) |
考察團一行來到黃果樹瀑布遊覽。黃果樹瀑布位於安順市西南面,在鎮寧布衣族、苗族自治縣城西南15公里的白水河上,夏季洪峰時匯成巨瀑,寬81米,落差74米,流量每秒達2000立方米,是亞洲最大的瀑布。閻部長、張省長、羅文春在瀑布斜面合照(圖8) |
![2](/Files/frame03_camera(2).gif) |
閻部長、張省長、羅文春先生與黃果樹景區迎賓隊的苗族姑娘合照。(圖9) |
![2](/Files/frame03_camera(2).gif) |
羅文春先生和一些朋友等被邀請出席“貴州苗族姊妹節”。主持宣佈盛會開始,貴州苗族歌舞團團長阿旺大姐在唱苗歌。阿旺大姐是出色的歌唱家,為苗族藝術發揮作出了重大貢獻。黔東南的凱里地區居住的苗族同胞較集中,這個姊妹節就選擇在台江縣舉行。苗族同胞在全國有500人口以上,超過半數在貴州,其餘在湖南、雲南等地。遠古時代的“盤瓠”部落,就是苗族的先民。苗族沒有文字,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苗族人民有豐富的民間口頭文學如古歌、詩歌、情歌等。苗族也擅舞蹈,蘆笙舞最為流行。苗族又分花苗、水苗、山苗等多個支系,黔東南方面的苗族多半是花苗和水苗,而麻山區的苗族多半屬山苗。他們一年一度的花山節(又叫踩花節/跳花節)是在正月初五,同時也過漢族的春節(圖10,11) |
![2](/Files/frame03_camera(2).gif) |
紫雲縣麻山區苗族姑娘跳的蘆笙舞(圖12) |
![2](/Files/frame03_camera(2).gif) |
台江縣的苗族姑娘在姊妹節上都是盛裝展示,據說苗族的姑娘一出世,媽媽、長輩就為她做衣裳,並掛上各種各樣圖案的銀器,她一生人最值錢的物件就是這件衣服,也是用了畢生精神創造出來的。每到甚麼節日,就穿上此衣裳示人、跳舞(圖13-16) |
![2](/Files/frame03_camera(2).gif) |
苗族同胞富人家庭的孩子也很不簡單(圖17) |
![2](/Files/frame03_camera(2).gif) |
當地人民十分重視姊妹節,每到節日都人山人海地熱烈參加,除苗族之外其他少數民族和漢族也同興,熱鬧非常。搞這種活動,當然也會給商人帶來商機,起到活躍經濟的效果。也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圖18) |
![2](/Files/frame03_camera(2).gif) |
苗族同胞的賽龍舟還有一種很特別的習俗,船頭上掛的鵝、鴨越多,就表示這艘龍舟成績越大,越有人瞧得起,越是富有……(圖19) |
![2](/Files/frame03_camera(2).gif) |
當地苗族同胞十分好客,當有尊貴客人來訪或參加其節慶時,他們會在家裏的“天井”、“廳堂”擺上簡單的長桌子,就親自下廚做最好的飯菜,以示盛情款待客人。這是在天井擺的長桌,在長桌上坐的有藝術家、學者、商人、慈善家等各種各樣的嘉賓,羅文春先生等人被邀出席了午宴(圖20) |
|
|
|
![](../files/main_bg_05.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