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尚信促進本會組織內地農村中學生訪港交流 |
|
|
|
|
|
|
陳尚信先生不但著力於改善農村貧困地區中、小學的學習環境改善,同時十分重視農村學子思維啟迪。
軒轅教育基金會(以下簡稱“軒轅”)以弘揚中華文化,發展教育、振興中華為宗旨;實施軒轅未來學人培育計劃(以下簡稱“計劃”)乃是“軒轅”宗旨之組成部分;組織“軒轅”協助捐建學校的中學生以及相關之大學生訪港交流則是實施“計劃”其中一項內容。05-06年間“軒轅”與湘潭市僑務辦公室聯合主辦中學生訪港交流活動,得到榮譽會長陳尚信先生和“軒轅”顧問馬良佑先生的大力支持,資助25名中學生訪港之費用,從而使“計劃”實施踏出重要的第一步。
25名湘潭市精英學子到達香港,我和陳尚信先生到場迎接。之後,除了與香港多所不同背景的中學進行交流之外,還造訪了政府機關,搜集香港的文獻、資料;亦曾訪問不同行業的專業人士,如律師、警察、記者等。這段難忘而深刻的經歷,將有助於這批訪港學生繼續在無涯的學海中努力奮進。
訪港交流,顧名思義,交流是雙向的,從祖國農村來到大都會——香港,固然開闊了眼界,學到一身受用的東西。然而,香港的學子通過面對面地與內地農村學子的交流,從側面對祖國有更全面的瞭解。尤其是來自國畫之鄉齊白石中學的學生馬俊堅、胡纖、朱天健、他(她)們是十二、十三歲的初中、二年級學生,即席作畫、書寫,畫紙一展,立刻聚精會神,筆鋒雄渾有力,活像“大師風範”,氣勢盎然;馬俊堅擅長畫荷花,在他未完成整幅畫之前,圍觀者猜不透他在畫甚麼,不一會兒,一幅栩栩如生的荷花神奇地展現在你的眼前;擅長畫蝦蟹的朱天健,畫的蝦兒,個個都活靈活現,好像要從畫面中躍出;胡纖畫的是葡萄,也令你躍躍欲試,從畫中摘下幾粒嚐嚐。香港學梓、老師改變對內地學子的看法,他們都說:“除天賦因素之外,勤有功是關鍵,各有所長,實在應該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才會有更大的進步!”
陳先生幾乎從頭到尾都隨團訪問交流,可見他是何等重視人才思維的開拓,當他見到兩地學子的融洽,各有所得,感慨地說:“農村之學子和老師如何更有利地開拓思維?香港學子,又怎樣正確認識祖國?組織兩地的交流是十分有效的。”
組織貧困農村學子訪港交流雖然是意義深遠,但也需要有像陳先生那樣的善長們的大力支持,才能使更多的孩子圓其訪港交流之夢,使夢變為推動國家、社會更好地向前發展的現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