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香港學生上學的情景--窺視“LP21”成員的善良心聲 |
|
|
|
|
|
|
今天早上8時左右,我徒步回辦公室上班,經尖沙咀去油麻地,沿途留意著一個景象,不少學童穿著整齊的校服,揹著鼓漲而沉重的書包,那些書包不少是名牌貨,全新的,價格不菲;年紀較小的學生有爸爸或媽媽呵護備至地替他(她)們揹書包,牽著手護送著上學去,有些父母早上要上班,至少也叫家庭傭工護送著上學。這樣的景象,與我在內地的窮山村考察時,所見的情形是多麼的不一樣,許多孩子們穿著破舊而有汗味的衣裳,靠著山邊路徒步走到破舊不堪的學校上課,天下父母心,哪有父母不疼兒女的?只是因生活艱苦而顧不上這些而已。
我不知不覺地想起四月上旬,我陪同榮譽會長陳麗冰為團長的“LP21”匡貧興學考察團赴瀟湘常德市考察的情況。當時一行40人,有老有少,12歲以下的學童有11人,最小的才3歲。父母帶著他們前往貧窮農村作扶貧考察。為甚麼要帶著小孩去?一些家長告訴我:“我要讓孩子親眼看到內地農村的孩子們如何生活,如何求學,啟發他(她)懂得通過對比,從而懂得思考”;“認識自己的優越條件來之不易,也不是必然的”。
我又想起6月2日晚,應邀出席“LP21”聯同軒轅教育基金會合辦“領袖廿一學校慈善晚宴”。顧名思義,“晚宴”是吃晚飯,筵開8席;“慈善”即做善事;“慈善晚宴”,借吃晚飯的聚會來做善事,即籌款;籌了善款為建設以“領袖廿一”命名的學校。這天晚上籌得了拾多萬元,陳麗冰對我們說:“我會設法籌足20萬元的。”這樣,建設“領袖廿一學校”的資金就得到解決了。晚宴上我們看到這樣一個事實,晚宴的人群中,仍然有許多孩子來赴宴,為甚麼?是找這些孩子來鬧場嗎?當然不是,家長們是帶孩子們來做“小天使”的,他(她)們一人手拿著一個開口書包到各席向善長們募集善款,幫助有需要幫助的貧困地方建學校。他(她)們真的成了“小天使”,自小養成有愛心,有善心的美德。兩齣場面,異曲同工,現在“LP21”的朋友們是香港之一群可愛的人,他(她)們十分注重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為香港之未來可愛的一群。
作者:羅文春 (軒轅教育基金會主席) 2007年6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