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兴教助学考察点滴 |
|
|
|
|
|
|
本人是第二次造访天津市,第一次仅为观光,听说「那里的“狗不理”包子非常好吃,来天津,不吃这包子,等於没有到过天津」。这话虽说太牵强,但也有她的典故,形成了一种文化;由於当时是休闲观光,精神上是放松的,没有意识要对天津进行系统的学习考察,因而印象不深,认识就很肤浅了。这次再去,主要目的是为农村兴教助学,有国侨办王芸处长和韩丹两位使者同行,加上天津市侨办的陈主任、刘主任以及杨进处长陪同、安排,因而对天津就有较清晰的认识,获益匪浅。
天津市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西接首都北京约120公里,东临渤海,约行69公里即可出海,是祖国之战略东大门。明代开始就设天津卫。自鸦片战争之后,由於天津是距北京最近的海上港口,侵略者多次进攻天津,企图取道攻入北京;天津军民面对侵略者坚船利炮,不怕牺牲,勇敢迎敌,誓死保卫天津。她,在历史延革的进程中,起过重大的作用。她,又曾孕育过众多的英雄豪杰,前国家总理周恩来,曾就读於南开学校(后改为南开大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建立进步团体;清代将领聂士城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中,带领众将士英勇抗敌,战功卓著,然后,於1900年在天津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壮烈殉国;历史上,民间练拳习武风气盛行,爱国武术大师霍元甲就是天津人,他多次打败洋人大力士,为国争光,人们谈起霍元甲,就津津乐道……。天津人文景观颇为丰富,民间中有“5千年看中国,3千年看西安,1千年看北京,1百年看天津”的说法。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继深圳、上海之后的现时,中国政府的战略眼光把天津部署为第三极经济大发展区,形成了推动华北、东北区域经济大发展的态势。但是中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上市场经济规律而产生的经济层次缓延进展状况,农村经济呈滞后现象--落后或相对落后就成为必然。然而,农村和农民又是整个经济发展之可持续性的基础,人民的政府,民间中之善心人士、智者,给予农村特别是贫困的农村的支持就成为既需要又必要……。
我们清晨从北京出发,两个小时后就到达天津,午饭后,即驱车赴宁河县、宝坻区的农村小学考察。当汽车驶出天津市区,进入农村地界之际,立刻让你触摸到判若两种世界的感觉,这显然是市场经济规律产物。农村之落后面貌的改变,有待让那里的孩子们以较快的速度改善学习的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掌握知识,努力奋斗,才能改变贫穷的命运。政府已经积极在行动,民间、社会也在行动中……。当我们视察宝芝镇麻窝中心小学和造甲镇大王台小学时,亲眼看到那校舍出现墙体破裂、倾斜,屋顶漏雨,摇摇欲坠;教室不足,要倒班轮流上课的种种情形,我和国侨办、市侨办的同仁们都感到心酸、焦急;永远荣誉会长陈锦添善长了解了此情况,已经伸出了援助之手,慷慨解囊,捐资协助兴建这两所学校的改造、重建;县、区(乡、镇)政府都表态要设法解决配套资金问题,并作出了包底承诺。这两所亟待解决困难的学校之孩子们的愿望即将实现了,衷心希望同学们借此契机,继续前进,加油、再加油,提交学习成绩,使自己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
作者:罗文春 (轩辕教育基金会主席) 2007年7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