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安徽省位於我国华东、长江中下游,北接“中原”,历史悠久,旧时的安庆和徽州两地名首字合称安徽,简称皖,省会合肥市。山川壮丽,河湖交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资源丰富,既有南方神韵,又有北方风骨。
今年5月4日,我与林英明医生(轩辕教育基金会[以下简称本会]荣誉会长)、高爵明(本会荣誉会长)、赵崇坤(本会理事)同赴安徽进行兴教助学考察,於9时许在香港国际机场集合,乘国航班机,11时许起飞,13时许在合肥机场安全降落。当我们走出机舱,眼见风和日丽,现代型机场四周郁郁葱葱,十分悦目,这种景象,却给第一次到皖的三位同行者带来好心情,他们在说:“这么好的天气,不冷不热,十分宜人”。走到出口处,却见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之代表张竟女士、安徽省侨办副主任沙林森、副处长赵明、科长檀军等在迎候,张竟女士为双方一一作了介绍。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意识:“抓紧时间,在机场旁边的小餐厅,填饱肚子就可向第一站目的地淮北市进伐”。淮北市地处淮河以北,与长江以北地区相连,属华东平原地带。我们乘的车走高速公路,沿途花木十分优美,林医生说“比香港的绿化还要好”。淮北市侨办主任赵轶等一众在淮北市地界迎候,接载我们的公务车随赵轶的引路车前进,到达淮北市区下蹋的相山宾馆时,已是18时过后。当晚,淮北市副市长 设宴“接风”,表示了主人的诚意和热情。以国侨办牵头,带领各地方政府,侨务部门都如此礼待我们、做好协调和安排,既表示支持我们的义举,也充分表明了他们充满著爱心,把海外赤子、港澳同胞的心紧紧地系於祖国的怀抱。
(二)
第二天(5月5日)大清早,我们驱车赴濉溪县的临涣镇(海孜、临涣二乡合并而成),这是一座古老的城镇,有三千多年历史,留下许多珍贵文物,人文景观独特;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城依然卧在这座古镇的周围,表明这一片土地是古战场,兵家必争之地;近代淮海战役的炮声也曾在这里咆哮,始建於唐代的文昌宫就是当年总前委的指挥部……这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濉溪,我们分别考察了三所学校(有四铺中学、海孜小学和临涣镇第一小学),而三 所学校都是危房处处,加上近年教育网点布局的调整,定为需长期保留的学校;由於生源急增,十分有需要协助重建,扩建和改造。然而,我们的善长们抱著“雪中送炭、先急后缓”的原则,量力而行为之。林英明医生认捐了海孜小学重建工程,高爵明、赵崇坤以“群星”之名义认捐了临涣镇第一小学的重建工程。他们慷慨解囊,当地百姓、学子有福,应予好好感谢!
在考察过程中高爵明感到“这里既含有中原文化、更有楚汉风采,人们的行为彬彬有礼,思维敏捷聪慧”,赵崇坤却说:“这里文化底蕴甚深,有造就人才的基础”;林英明医生却看到海孜中心小学管理得井井有条,特别注意到贴在板报上的“小学生生活规则”,禁不住摄下携带回家参考,随后还特地要求协助寻找完整的“守则”原件,“我要带回家,贴在厅墙显眼处,启发几位子女们效仿这种精神”,林医生这样告诉我们。他把出门在外,兴教助学考察作为向社会学 习的好机会,把献爱心,协助推动祖国农村发展教育与注重发现内地的优点处,用於教育子女相结合;林医生还遇僧人“点化赠言”:「注意“忍让”二字,“对家人,对下属,对朋友都需注意忍让,家庭才得和睦相亲,事业将会更大发展……”」。他及时对照“前嫌”,甚觉“赠言”命中要害,引为“座右铭”,用於善对家人和周围的人们。可见,林医生既为贫穷同胞献爱心,并时时不忘爱子、爱妻、爱家,他既是好善长、又是好父亲、好丈夫。此精神十分值得褒扬,也是人们处世做人的楷模。
当天下午,我们驱车南下,来到省会合肥市,已是16时许,省侨办的朋友安排我们瞻仰了包公祠,又是一个学习好机会,使我们更深刻领悟到,清廉、法制是治国之本;历史上人们不断地赞誉“包青天”,包括现代人亦如是,说明人们有强烈的祈求;敢问一些当代大大小小的执政者,是否应该清醒清醒脑筋!
(三)
5月6日,一大早再驱车南下,又行驶了约四个小时,来到了有南方神韵,风景美妙的黄山市,我们一众下蹋在黄山区太平湖边的宾馆;下午顺道游览了太平湖及湖岛,青山绿水、碧波荡漾,甚有吸引力;到了“八挂岛”,赵总游兴正浓,团友们打趣地策封他为该岛之“寨主”。寓工作於娱兴,使艰辛的考察活动变得轻松愉快,也目睹当地古陶制造源於唐代,从而对於当地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有初步的认识。
5月7日上午,来到休宁县,该县有第一状元县之称,我们当即考察万安中心小学,也搜集了黄山区太平湖中心小学的资料。这两所学校,也同样亟待协助解难;我们完成了陈锦添先生的咐托,把这两所学校的资料带回给他过目。
工作之余,我们还用了大半天时间游览了黄山风光。黄山绵延於安徽南部,地处黄山市,黟县,休宁、歙县等地之间,景区有154平方公里,名峰70多座,其中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轩辕峰都在1810米以上;据说“轩辕峰是轩辕黄帝在此升仙而得名”,此来一游,似乎与轩辕教育基金会有缘。黄山风光绮丽雄奇,变幻莫测,有俗语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赞美黄山的绮丽景色。我曾到过泰山、衡山、卢山和峨眉山,甚感黄山乃集四山胜景於一身。这次由於行程时间太短,温泉来不及泡,云海也没碰上,留下点遗憾,下次再来补。在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上山时是万里晴空,奇松、怪石却看得清清楚楚。先说黄山松,它是黄山特有的树种,生长在黄山海拔800米以上的悬崖峭壁上,真可谓“峰峰石骨峰峰松,万千奇松缀石峰”。它破石而生,顶天而立,或耸立挺拔,似擎天巨人;或翠枝舒展,如流水行云,或根盘结,如苍龙凌波;或矫健威武,如猛虎归山。有墨客美妙地形容:“黄山千峰万壑,无峰无松,无松不奇,谷峰掀波,松涛阵阵,真是天籁之声,诱人遐思。”再说黄山怪石,峰壑皆有,星罗棋布。大者巨石耸峙,石簇列,小者玲珑剔透,造化精妙。大自然塑造了它千奇百怪的形态,怪中见巧,巧中见奇,奇中见美。
啊!“江山如此多娇!”但愿我们的朋友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也到黄山去分享其绮丽无穷的娇和美;黄帝子孙的我们,更有责任爱护、保卫如此娇美的江山,让更多的农村学子们得到帮助,发展教育,提高文化科学知识,提高素质,从而加速祖国的发展,让她立於世界强国之林!
作者:罗文春 (轩辕教育基金会主席) 2007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