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畏贫穷之难,奋发图强向学(从一场演讲会说起) |
 |
|
|
|
 |
|
致力改变祖国贫困农村的面貌,从发展教育著手,是十分正确的路线。为此,我们与广大善长一道,协助祖国贫困山区开展兴教助学活动,做些添砖加瓦的促进工作。十数年下来,我们在全国各地贫困农村协助捐建了近两百所农村中、小学和其他项目。所见一座座蔪新的中、小学和一幢幢教学楼拔地而起,在新校舍建成,举行落成典礼的时候,孩子们在雀跃地欢呼,显露喜悦而灿烂的笑容,他(她)们像过节一样穿上新衣裳,排著队,双手摇动花束,高声喊著"热烈欢迎","欢迎、欢迎","欢迎贵宾出席学校落成典礼!"此起彼落地十分有序地喊著,狂呼著,他(她)们喊得多么响亮,又多么衷情;他(她)们既表达了此后有好的学习环境而高兴,又有衷情感谢之意;各处之父老乡亲也为孩子们的高兴而高兴,自动前来祝贺。这些场面,甚具强烈的感染力,我同访问团的朋友们都为之同乐,还被那深情的气氛感动得流下了热泪。……我们看到贫困的山村改变面貌露出了曙光,指日可待;我们体会到为贫困地区伸出援手相助,甚感"物有所值"而感到安慰!有的朋友说:"我的心被孩子们的期待眼神和真挚的情感牵动著,这深刻的记忆却"净化了我们心灵"……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却发现有一群十分自爱的穷孩子,他(她)们既珍惜外援的帮助,把助学金用到实处,还把受资助视为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更加奋发图强求知上进,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如何把"个性"转化为"共性"需要通过一种形式,把一些不畏贫穷之难,奋发图强向学的同学之感人行为和崇高的精神推而广之,与广大同学分享,从而酿造社会之优良风气,促进人们整体的素质提高。弘扬中华文化是轩辕教育基金会(以下简称"轩辕")的宗旨,推动这项活动具时代意义。
良好的愿望需要我们勇敢去实践,才能变成现实。当我向湖南湘潭市外事侨务办的主任们提议推动此事,大家有相同的思路,一拍即合,决定以"轩辕"同湘潭市外侨办的名义合作,共同推动这项甚具意义的事业,随即做三件具体事:(1)成立演讲团;(2)在"轩辕"捐助的学校,和贫困学生中物色讲者对象;(3)先在"轩辕"协助捐建的学校进行巡回演讲。经过了近半年的积极筹措,於07年1月下旬,将湘乡市的芬水中学全校同学集合於操场上聆听第一场的演讲,当时正好是香港警察龙舟会的代表们正在该校考察、访问,也都一起听讲。这场演讲之效果非常好,台上、台下、台前、台后都相呼应,产生共鸣,因为她(他)们演讲的内容回答了人们甚想得到答案的问题,乃符合时代的需要。香港警察龙舟会主席、考察团团长邓厚江助理处长衷情地对我说:"这项活动,掌握了时代的脉搏,适合当今社会精神上的需要,给予人们在思想深处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其意义远大於协助捐建学校,您们做得好,应继续阔步推进,我们支持您!"十分感谢邓厚江兄及团友们的支持和鼓励!
这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演讲活动得以顺利展开,并将扩大出去,乃有赖於湘潭市外侨办的王惠亚、王国强二位主任和办公室的同仁们以及市教育局、市教育基金会的鼎力支持、充分合作的结果,特别是王国强主任和吴佑元科长在筹办过程中,却担当了大量的具体任务,从而使操办富有成效。我谨代表"轩辕"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无数实践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需要有一颗善良的心、正义感,不畏艰辛,勇敢行事,才会令人生过程活得更加精彩!
作者:罗文春先生 (轩辕教育基金会主席) 2007年11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