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警务人员捐建学校赴湘考察记实 |
|
|
|
|
|
|
08年11月27日中午,香港警务处退役人员协会和龙舟会赴湘考察团乘坐的南航班机降落在长沙黄花机杨,前来接机的有湖南省外事侨务办的高德才工会主席(处长)和湘潭市外事侨务办王惠亚主任等前来接机,见到随团顾问罗文春主席和考察团团长、香港警务处助理处长邓厚江先生(前龙舟会会长)龙舟会名誉会长李世雄先生就说:见到老朋友“格外高兴,你们每次来湘都给我们带来了吉兆,不是吗?昨天还是阴雨连绵,今天就是晴空万里,阳光灿烂,又带来了许多新朋友,托你们之福啊!”乍听来好像在讲客套话,其实是反映了当地侨务部门的朋友是如此好客,又多么盼望远方客人们能协助仍然贫穷之农村的学子们解难……。
此行之主题是:考察待协助解难的湘乡市山枣镇山田小学并出席已协助改造扩建的毛田乡芬水中学之竣工典礼;罗文春主席和李世雄荣誉会长(香港警队龙舟会名誉会长)还穿插抽时间去探访湘潭县响塘乡碑头富利学校(探访情况另述),考察团众成员也利用做善事之余,亲历其景地领略湖湘文化,参观毛泽东主席故居、湖南省博物馆、岳鹿书院。
直接考察待改造扩建的学校与亲自出席改造扩建和竣工典礼,经历项目实施前后两种不同状况之强烈对比,从而使香港公务员和善长们在灵魂深处 引起震荡——祖国仍有不少的农村尚穷,需要积极推动,赢得时间,加快改变条件恶劣的学校;但有的朋友看到破烂学校,附近农民新建了房屋引起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提出了一些问题:“为甚么这些农民不拿出一部分钱,来改造这些破烂学校?”团员们带着相关的疑团作调查研究。“现在能盖新房的农户,一般是出外打工的农民工,他们为多挣些钱修建居所,不辞艰辛地加班加点劳作,并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钱集戋起来,才把房子建起来,他们可能一生人就做这么一次大事了,他们为装门面,把外墙搞得很「堂皇」,看上去,似乎很美,而屋内基本上是「家徒四壁」、空空洞洞的”,当地的乡村干部是这 样告诉我们的。当大家考察了山田小学,走出山间崎岖的路段时,路口附近有农户新建的房子,大家顺意作客造访,目睹之情景,与上述人们说的情形大体相仿。在座谈会上罗文春主席将经常深入农村学校的资料,给大家算了一个细账:“这里的农民,平均每人有农田1亩左右,以稻谷生产为主,在没有其它入息的情况下,年种植两季稻,平均总产量1,500斤稻谷,市场价每担(100市斤)稻谷90元(人民币),一亩田的毛收入是1,500元(人民币)扣除成本60%,纯利1,500-900=600元 (人民币,包括人工费), 平均每人每月只有50元 (人民币)现金,农民哪能拿得出多余的钱来帮助修建学校?”;罗先生继续说:“就算村里有了大户,也要逐渐树立社会帮扶意识,启发他们自愿做善事才可为之。”大家明白了农村的现状之后说:“我们现在进一步认识到轩辕教育基金会继续推动捐资建校是有根据的,也了解罗文春主席为何坚持不懈地在农村东奔西跑地考察需要帮助解难的学校啊!”
考察团成员还说:“看到山田小学破烂的情景,孩子们和乡村教师渴望来访的朋友们伸出援助之手的眼神,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其实,大 家都在思考着如何设法去圆、同学和老师重建该校之梦。当考察团成员出席芬水中学香港警务处退役同僚龙腾综合楼的落成典礼时,见到同学们精神面貌的改观,喜气洋洋,又懂得感恩——以努力学习,成为对国家,对改变农村贫穷面貌有用的人报答善长们的帮助、从而甚感自己的义举、付出之意义所在。
随团考察记者:赤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