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3年踏足内蒙助学,我已由陌生变为熟悉,从了解变成关爱,同学们一张张纯真的面孔、亲切的笑容,老师和领导们热情的招待和真诚的工作,使我们万分的感动。特别是今年有很多同学毕业了,很快便踏足社会,我深信他(她)们必定带着这份爱心去帮助身边更多的人.有日必定加入"轩辕种子助学基金"为远大的理想共同努力。
如果你问我们为什麽这麽冷的天气还要去北方助学,我会很坚决的回答你"这是我们的理想—为弘扬中华文化、发展教育、振与中华!"让我们为祖国的未来而共同奋斗吧!”
2012年5月22-26日,轩辕教育基金会罗文春主席与曾京永远荣誉会长伉俪赴内蒙古二连浩特蒙古族中学,与“轩辕”种子助学基金受助的同学开座谈会。在会上同学们衷情地表达了谢意,并汇报了在受资助期间的学业情况,他们都说:“善长的无私资助,震动自己的心灵,鞭策着自己的心灵,鞭策着自己向上的勇气……”;还表示“将来要承继大爱精神,帮助有需要的学弟学妹”。 罗主席和曾会长也在座谈会上鼓励同学们,特别在当前,某些国家对中国以各种形式设包围圈,制造事端,我们务必要提高警惕;既要爱自己的祖国,还要保卫祖国。” 附图:
阿.毕力贡的感谢信
巴图巴特尔的感谢信
巴雅尔朱拉的感谢信
思和傲日其楞的感谢信
乌仁其木格的感谢信
■ 2010-2011年度受助高中生名单 ■2010-2011年度受助蒙古国留学生名单
■ 二连浩特市蒙古族学校网站报导: 香港轩辕教育基金会对我校100名学生捐赠学费
轩辕教育基金会主席罗文春先生和曾京永远荣誉会长伉俪在内蒙古外侨办巴图处长陪同,对促进中蒙文化交流,加深人民友好关系有著深远意义。於 2010年9月19-23日赴内蒙古农业大学和二连浩特市蒙古族学校,分别向140名受助学生颁发助学金。
21日上午,他们在二连浩特市的蒙古族学校向100名贫困学生颁发“种子助学金”,其中50名来自蒙古国的留学生。颁发仪式完成之后,同学们载歌载舞向“轩辕”的善长们和各级官员、老师表示感谢,还以汇报演出形式表现学习成绩,臝得了热烈的掌声,十分热闹。曾京永远荣誉会长和罗文春主席分别在大会上作了重要的讲话,鼓励同学们积极向学。
以下图释:
二连浩特市是我国北部边疆内蒙古通往大陆架的边境城市,二连浩特市蒙古族学校在短短的二十年间,从十几名学生开始办学发展到现在具有上千名学生规模的蒙古族学校,还是蒙古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重要基地之一。由轩辕教育基金会罗文春主席发起,曾京先生出资在该校设立种子助学基金,於2010年9月21日举行助学金捐赠仪式。
“轩辕”网站记者:赤子
2010年10月5日
今年4月杪5月初,轩辕教育基金会(以下称“轩辕”)罗文春主席和曾京永远荣誉会长结伴赴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和二连浩特市,在自治区外侨办巴图处长和杜科长陪同下,对二连浩特市蒙古族学校考察,大家深刻地认识到,在这所学校开展助学活动意义深远,於是确定由“轩辕”`、自治区外侨办和蒙古国教育全力发展基金会及学校等在这所学校,以先前在华南农业大学实施的为发扬大爱精神,以求薪火相传,开展“道义助学”活动。
内蒙古位於祖国北部边疆,北临蒙古国、俄罗斯,国境长达4,220公里,南与甘肃等8个省(区)接壤,是我国跨占经、纬度最多的省区,面积100多万平方公里,仅次於新疆和西藏。她有美丽的草原,孕育了灿烂的文明,这里风光秀美,牛羊成群,矿产丰富,历史古迹众多,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还有昭君墓,当年昭君自告奋勇远嫁匈奴和亲,对汉匈和睦起了积极作用,甚受人们尊敬,昭君墓将作为各民族友好团结的象徵,永远保持它美丽的青春。
罗先生和曾先生远赴边疆内蒙地区兴教助学,其新思维的境界,以“道义助学”的形式传递相互关爱,薪火相传的信息,对於促进民族大家庭和谐、友爱、团结,有著积极的作用。罗先生还对本记者说:“这种精神十分值得传承於世,欢迎众「轩辕」会友及社会各界贤达,积极参与这类「道义助学」活动,亦可自愿捐善款到“轩辕”帐户,指定为参与内蒙古这两校的项目中,壮大该项助学基金,帮助更多贫困学子,为社会培育更多有作为,有善念的人才,促进大社会之和谐。”
图释:
在二连浩特市蒙古族学校(下称“二连学校”):
“轩辕”网站特约记者
赤子(采访报导)
2010年6月13日
曾京内蒙感受:
有幸能和罗主席共往内蒙古自治区开展助学活动,亲眼看到国家之大,种族之多,真使我眼界大开。助学无分你我,无分种族,只要我们有理想,有愿景就一定能走好助学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