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連浩特蒙古族學校.“軒轅”種子助學基金 |
|
|
|
[項目編號]:G3 [專案狀態]:項目進行中
|
簡 | 繁 | ENG |
|
|
[專案日期]:2010年
|
|
|
|
|
|
|
|
|
連續3年踏足內蒙助學, 我已由陌生變為熟悉, 從瞭解變成關愛, 同學們一張張純真的面孔、親切的笑容, 老師和領導們熱情的招待和真誠的工作, 使我們萬分的感動。 特別是今年有很多同學畢業了, 很快便踏足社會, 我深信他(她)們必定帶著這份愛心去説明身邊更多的人, 有日必定加入"軒轅種子助學基金"為遠大的理想共同努力。 如果你問我們為什麽這麽冷的天氣還要去北方助學, 我會很堅決的回答你"這是我們的理想—為弘揚中華文化、發展教育、振與中華!" 讓我們為祖國的未來而共同奮鬥吧! ”
曾 京
2012年11/17
2012年5月22-26日,軒轅教育基金會羅文春主席與曾京永遠榮譽會長伉儷赴內蒙古二連浩特蒙古族中學,與“軒轅”種子助學基金受助的同學開座談會。在會上同學們衷情地表達了謝意,并匯報了在受資助期間的學業情況,他們都說:“善長的無私資助,震動自己的心靈,鞭策著自己的心靈,鞭策著自己向上的勇氣……”;還表示“將來要承繼大愛精神,幫助有需要的學弟學妹”。
羅主席和曾會長也在座談會上鼓勵同學們,特別在當前,某些國家對中國以各種形式設包圍圈,制造事端,我們務必要提高警惕;既要愛自己的祖國,還要保衛祖國。”
附圖:
阿.畢力貢的感謝信 巴圖巴特爾的感謝信
巴雅爾朱拉的感謝信
思和傲日其楞的感謝信
烏仁其木格的感謝信
■ 2010-2011年度受助高中生名單 ■2010-2011年度受助蒙古國留學生名單
■ 二連浩特市蒙古族學校網站報導: 香港軒轅教育基金會對我校100名學生捐贈學費
軒轅教育基金會主席羅文春先生和曾京永遠榮譽會長伉儷在內蒙古外僑辦巴圖處長陪同,對促進中蒙文化交流,加深人民友好關系有著深遠意義。於 2010年9月19-23日赴內蒙古農業大學和二連浩特市蒙古族學校,分別向140名受助學生頒發助學金。
21日上午,他們在二連浩特市的蒙古族學校向100名貧困學生頒發“種子助學金”,其中50名來自蒙古國的留學生。頒發儀式完成之后,同學們載歌載舞向“軒轅”的善長們和各級官員、老師表示感謝,還以匯報演出形式表現學習成績,臝得了熱烈的掌聲,十分熱鬧。曾京永遠榮譽會長和羅文春主席分別在大會上作了重要的講話,鼓勵同學們積極向學。
以下圖釋:
二連浩特市是我國北部邊疆內蒙古通往大陸架的邊境城市,二連浩特市蒙古族學校在短短的二十年間,從十几名學生開始辦學發展到現在具有上千名學生規模的蒙古族學校,還是蒙古國留學生學習漢語的重要基地之一。由軒轅教育基金會羅文春主席發起,曾京先生出資在該校設立種子助學基金,於2010年9月21日舉行助學金捐贈儀式。
“軒轅”網站記者:赤子
2010年10月5日
今年4月杪5月初,軒轅教育基金會(以下稱“軒轅”)羅文春主席和曾京永遠榮譽會長結伴赴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的呼和浩特市和二連浩特市,在自治區外僑辦巴圖處長和杜科長陪同下,對二連浩特市蒙古族學校考察,大家深刻地認識到,在這所學校開展助學活動意義深遠,於是確定由“軒轅”`、自治區外僑辦和蒙古國教育全力發展基金會及學校等在這所學校,以先前在華南農業大學實施的為發揚大愛精神,以求薪火相傳,開展“道義助學”活動。
內蒙古位於祖國北部邊疆,北臨蒙古國、俄羅斯,國境長達4,220公里,南與甘肅等8個省(區)接壤,是我國跨占經、緯度最多的省區,面積100多萬平方公里,僅次於新疆和西藏。她有美麗的草原,孕育了燦爛的文明,這里風光秀美,牛羊成群,礦產丰富,曆史古跡眾多,有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陵,還有昭君墓,當年昭君自告奮勇遠嫁匈奴和親,對漢匈和睦起了積極作用,甚受人們尊敬,昭君墓將作為各民族友好團結的象徵,永遠保持它美麗的青春。
羅先生和曾先生遠赴邊疆內蒙地區興教助學,其新思維的境界,以“道義助學”的形式傳遞相互關愛,薪火相傳的信息,對於促進民族大家庭和諧、友愛、團結,有著積極的作用。羅先生還對本記者說:“這種精神十分值得傳承於世,歡迎眾「軒轅」會友及社會各界賢達,積極參與這類「道義助學」活動,亦可自願捐善款到“軒轅”帳戶,指定為參與內蒙古這兩校的項目中,壯大該項助學基金,幫助更多貧困學子,為社會培育更多有作為,有善念的人才,促進大社會之和諧。”
圖釋:
在二連浩特市蒙古族學校(下稱“二連學校”):
“軒轅”網站特約記者
赤子(釆訪報導)
2010年6月13日
曾京內蒙感受:
有幸能和羅主席共往內蒙古自治區開展助學活動,親眼看到國家之大,種族之多,真使我眼界大開。助學無分你我,無分種族,只要我們有理想,有願景就一定能走好助學之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