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赴贵州省考察、匡贫兴学系列五、扶贫先扶智、致力发展教育 |
|
|
|
|
|
[项目日期]:1996年
|
|
[地点]:贵州省贵阳市、紫云、望谟、罗甸、治河、沿河、仁怀县
|
|
|
|
|
|
|
|
|
扶贫先扶智,发展教育,才能改变贫穷面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以达致民富国强,这已经成为常识之见。然而,在实施安居工程和解决吃饭问题之后,也同时考虑促进发展教育,罗文春先生积极与各方朋友、善长沟通,推动捐资建校的课题。这个构思,得到许多朋友的认同和支持。在1996年的秋季和冬季之间,罗文春先生把扶贫兴学问题与麻山区居民安居试点工程穿插进行,期间与郑克和先生及其它朋友们先后多次到贵州省麻山区考察,捐建学校。其中郑克和先生、伍耀明先生、黄羽庭先生三位善长于97,98,99年分别在麻山区的紫云、罗甸、望谟三县各捐建了一所小学。此后,又与其它朋友一道,向贵州其它地区伸展,以致扩展到祖国内地的西南、西北、华北、中南、东北等大部分的省、区都进行匡贫兴学的活动。罗文春还暗自下决心,以求在有条件的时候,在全国每个省、区的贫困农村的基础教育都为之做点事,都有与朋友们一道去捐建的学校,真正为有困难、有需要帮助的学梓帮上忙,为他(她)们解难,使之接受教育,以致成为国家之栋梁。
|
罗文春先生与黄家源副厅长等陪同郑克和先生一行到紫云县的打郎村考察,大家在村中的茅藔旁边合影(图1) |
|
打郎村的茅藔屋内的床已破烂不堪,但是仍然还要使用(图2) |
|
考察团部分成员与村里16岁的年轻夫妇合照(图3) |
|
村子里的妇人带着孩子,满怀期望地看着来到村子访问的客人们(图4) |
|
考察团一行顺道参观织金岩洞,在洞口合照(图5) |
|
考察团一行为捐建学校选点到紫云县考察,郑克和先生正在看摄下的相片(图6) |
|
罗文春先生和郑克和伉俪及孔敏庄小姐在选点建校的方位留影(图7) |
|
郑克和学校落成典礼,访问团部分成员在学校大门牌楼下合照(图8) |
|
罗文春先生在郑克和学校落成典礼上讲话(图9) |
|
考察团全体成员与郑克和学校部分学生在教学楼前合照(图10) |
|
贵州省政府副秘书长杨通华,黄家源副厅长,罗文春先生、郑克和伉俪等都出席了郑克和学校落成典礼,并接受师生们献上的鲜花(图11) |
|
伍耀明伉俪向郑克和学校全校学生赠送书包。部分学生和黄家源副厅长代表接受(图12) |
|
郑克和学校落成典礼上,苗族歌舞队载歌载舞庆贺新学校落成(图13) |
|
罗文春先生、孔敏庄小姐与部分歌舞队员合照(图14) |
|
紫云县政府以苗族礼仪宴请考察团一行(图15) |
|
黄家源副厅长代表民政厅宴请考察团一行。他们正在举杯祝贺郑克和学校落成(图16) |
|
银行家伍耀明伉俪等在罗甸县捐建了伍耀明学校。罗文春先生和民政厅的干部,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等前往探访该校受助、受奖师生,并合照留念(图17) |
|
善长黄羽庭先生在望谟县捐建了黄羽庭学校(图18) |
|
宋梓桦带领部分狮子会成员到贵阳市花溪区牛皮菁捐建学校,曾访问过花溪区政府与区长等官员,在区政府门前合照,并赠送锦旗(图19) |
|
罗文春先生在区政府副区长的陪同下,前往宋梓桦等捐建的牛皮菁小学视察,并在学校旁边留影(图20) |
|
罗文春先生在贵州的扶贫兴学从西南方逐步地向东南或东北方向伸展。那里的山不是石山,而是土山,在没有平地,也不影响水土流失的情况下,土山可以开发成梯田(图21) |
|
从贵阳出发,向东方向前行,走了约三个小时,才到了乌江大桥,考察团一行就停下来歇息,用午餐。罗先生抓紧时间,在乌江大桥桥头留影(图22) |
|
团友们在路边的小餐馆门前用餐,黄运珍女士(也叫李太)的心情多好!是的,有心做善事的人,在艰苦环境中也可找到欢乐(图23) |
|
黄运珍女士在沿河县捐建了“松柏希望学校”(图24) |
|
举行落成典礼,土家族的孩子们列队欢迎(图25,26) |
|
新学校落成典礼开始了,同学们正准备升国旗,同学们是何等庄严地护着国旗走向升旗台(图27) |
|
黄运珍女士将松柏希望学校的名牌授给该校,由正、副校长接受(图28) |
|
在松柏希望学校落成典礼上,群众自发地为学校落成表演土家舞祝贺(图29) |
|
黄运珍女士与当地村民合照(图30) |
|
黄运珍女士与团友们视察教室(图31) |
|
黄运珍与该校校长在教室合照(图32) |
|
难得抽出点时间到沿河县之县城参观市集街道,背着背篓的人们是来自农村的土家族同胞,他(她)们是要到城里来“赶集”(南方叫“趁墟”)(图33,34) |
|
罗文春先生与考察团的成员到了当年贺龙元帅领导起义的穷山沟参观,体会到当年贺元帅所处环境是何等的艰苦(图35) |
|
这是贺龙贵州起义纪念博物馆,孔敏庄在纪念博物馆前留影,村民们在凑热闹(图36) |
|
考察团来到了国酒之乡仁怀县,罗文春先生在酒乡标志物——大矛台酒瓶山下留影,据说酒乡有许多故事(图37) |
|
罗先生又在酒城门前留影(图38) |
|
考察团一行在酒文化展览厅听讲解员介绍酒城——讲酒文化的故事(图39) |
|
为纪念当年毛泽东领导红军以神出鬼没般的战术“四渡赤水”,取得非常重大胜利。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就是为纪念这一典故。罗文春与郑克和在塔前留影(图4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