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邀考察新疆(2008年7月) |
|
|
|
|
|
[项目日期]:2008年7月
|
|
[地点]:新疆南喀什疏勒县、克州阿克陶县、新疆东吐鲁番市二堡乡、新疆西伊犁自治洲伊宁县、新疆北阿勒泰吉木乃县
|
|
|
|
|
|
|
|
|
2008年7月中旬,轩辕教育基金会(下称“轩辕”)新疆兴教助学考察团(由20团员组成,永远荣誉会长陈丽冰担任团长,香港消防队救护员林顺钦先生任副团长,罗文春主席为随团顾问,前赴新疆考察了三所有待协助捐建的少数民族学校,还探访了两所去年投入捐建,近期竣工的学校。在西域边陲少数民族地区兴教助学行善举,具有深远之意义。
七月十五日“轩辕”考察团一行,在新疆熊勇处长的陪同下,来到南疆西部边陲要塞喀什地区的疏勒县阿拉甫乡,那里90%的居民是维吾尔族同胞。他们前赴巴扎中心小学考察。
|
罗文春主席在该校校牌旁留影(图1) |
|
该校实行双语(汉语和维吾尔语)教学,学生正在上课,教室左边站立者是维吾尔族女教师,看!这些孩子是多么可爱,他(她)们对来访的客人有几分好奇,但都很礼貌地微笑欢迎(图2-4)。该校的改造扩建由刘宝琳善长认捐了,命名为阿拉甫乡刘宝琳侨心小学。 |
七月十六日考察团又前赴克州阿克陶县巴仁乡,并深入到巴仁村小学作实地考察。这所小学部分校舍、教室破烂不堪,被教委列为D级危房,为确保师生人身安全,都已被拆除。 |
|
陈丽冰、罗文春与该校女校长在校园里合照(图5) |
|
考察团全体成员与部分师生在校园里合照(图6) |
|
学校办公室前的门楼上挂着国内传统的伟人照(图7) |
|
该校同学们在上课(图8) |
|
考察团一行与当地侨办干部及地方官员和该校的领导开座谈会,聆听校长、教育局长介绍情况和相互交流认识。与会者一致认为,有需要协助该校进行改造扩建。该校的改造扩建则由考察团十位团员联合认捐,并命名为“香港源流巴仁侨心学校”(图9, 10) |
考察团一行从新疆的南边来到了中部的天山脚下火焰山旁的吐鲁番市,然后到吾鲁克窑勒杨娣小学探访。该校为本会永远荣誉会长陈锦添先生于去年捐建的。属维吾尔族,该校实行双语教学。前往探访的考察团一行与部分师生们开座谈会。 |
|
团员们在察看新建的吐鲁番吾鲁克窑勒杨娣小学的教学楼(图1) |
|
考察团一行在教室里与校长、老师、部分学生座谈。团员们戴上了学校赠送的维吾尔族帽子(图12, 13) |
|
部分团员与该校校长和部分学生在教室内合影(图14) |
新疆自治区侨办熊勇处长又领着考察团一行前往新疆西面的伊犁自治洲考察,该洲之副主任路江宁和马德章处长陪同大家来到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并前往该乡的中心小学实地考察。该校学生以回族为主,还有小部分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该校以汉语教学为主。 |
|
考察团一行和自治区、自治洲和县三级侨办的朋友在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中心小学校长的引领下进行实地考察(图15) |
|
正在考察危房教室(图16) |
|
同学们双手举着鲜花在欢迎考察团的到来,欢迎队伍的一名学生(大特写照)的心情是何等喜悦,又是那么自然、可爱(图17) |
|
该校考察任务完成了,考察团一行又要奔赴他乡,同学们自发地涌到学校大门口,他(她)们依依不舍,闪着泪花,不断挥手呼唤着:“谢谢叔叔阿姨!欢迎下次再来!”此情此景,感染了团员们,他(她)们也渗出了泪花,相互辉映着!(图18) |
隔了一天,又飞到疆北西北部的阿尔泰吉木乃县英明牧业寄宿学校探访。此校由本会永远荣誉会长林英明先生于去年捐建。这所学校依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建设工程。学生多属哈萨克族,该校实行双语教学。考察团一行前往探访并与部分师生们开座谈会。 |
|
罗文春和陈丽冰在吉木乃县英明牧业寄宿学校大门前留影(图19) |
|
考察团一行步入校门,学生夹道欢迎客人的到来(图20) |
|
考察团成员与部分师生在校园的林阴下开座谈会。这是座谈的情景(图21, 2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