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邀考察新疆(2008年7月) |
|
|
|
|
|
[專案日期]:2008年7月
|
|
[地點]:新疆南喀什疏勒縣、克州阿克陶縣、新疆東吐魯番市二堡鄉、新疆西伊犁自治洲伊寧縣、新疆北阿勒泰吉木乃縣
|
|
|
|
|
|
|
|
|
2008年7月中旬,軒轅教育基金會(下稱“軒轅”)新疆興教助學考察團(由20團員組成,永遠榮譽會長陳麗冰擔任團長,香港消防隊救護員林順欽先生任副團長,羅文春主席為隨團顧問,前赴新疆考察了三所有待協助捐建的少數民族學校,還探訪了兩所去年投入捐建,近期竣工的學校。在西域邊陲少數民族地區興教助學行善舉,具有深遠之意義。
七月十五日“軒轅”考察團一行,在新疆熊勇處長的陪同下,來到南疆西部邊陲要塞喀什地區的疏勒縣阿拉甫鄉,那裏90%的居民是維吾爾族同胞。他們前赴巴扎中心小學考察。
|
羅文春主席在該校校牌旁留影(圖1) |
|
該校實行雙語(漢語和維吾爾語)教學,學生正在上課,教室左邊站立者是維吾爾族女教師,看!這些孩子是多麼可愛,他(她)們對來訪的客人有幾分好奇,但都很禮貌地微笑歡迎(圖2-4)。該校的改造擴建由劉寶琳善長認捐了,命名為阿拉甫鄉劉寶琳僑心小學。 |
七月十六日考察團又前赴克州阿克陶縣巴仁鄉,並深入到巴仁村小學作實地考察。這所小學部分校舍、教室破爛不堪,被教委列為D級危房,為確保師生人身安全,都已被拆除。 |
|
陳麗冰、羅文春與該校女校長在校園裏合照(圖5) |
|
考察團全體成員與部分師生在校園裏合照(圖6) |
|
學校辦公室前的門樓上掛著國內傳統的偉人照(圖7) |
|
該校同學們在上課(圖8) |
|
考察團一行與當地僑辦幹部及地方官員和該校的領導開座談會,聆聽校長、教育局長介紹情況和相互交流認識。與會者一致認為,有需要協助該校進行改造擴建。該校的改造擴建則由考察團十位團員聯合認捐,並命名為“香港源流巴仁僑心學校”(圖9, 10) |
考察團一行從新疆的南邊來到了中部的天山腳下火焰山旁的吐魯番市,然後到吾魯克窯勒楊娣小學探訪。該校為本會永遠榮譽會長陳錦添先生於去年捐建的。屬維吾爾族,該校實行雙語教學。前往探訪的考察團一行與部分師生們開座談會。 |
|
團員們在察看新建的吐魯番吾魯克窯勒楊娣小學的教學樓(圖1) |
|
考察團一行在教室裡與校長、老師、部分學生座談。團員們戴上了學校贈送的維吾爾族帽子(圖12, 13) |
|
部分團員與該校校長和部分學生在教室內合影(圖14) |
新疆自治區僑辦熊勇處長又領著考察團一行前往新疆西面的伊犁自治洲考察,該洲之副主任路江寧和馬德章處長陪同大家來到伊寧縣愉群翁回族鄉,並前往該鄉的中心小學實地考察。該校學生以回族為主,還有小部分哈薩克族和維吾爾族。該校以漢語教學為主。 |
|
考察團一行和自治區、自治洲和縣三級僑辦的朋友在伊寧縣愉群翁回族鄉中心小學校長的引領下進行實地考察(圖15) |
|
正在考察危房教室(圖16) |
|
同學們雙手舉著鮮花在歡迎考察團的到來,歡迎隊伍的一名學生(大特寫照)的心情是何等喜悅,又是那麼自然、可愛(圖17) |
|
該校考察任務完成了,考察團一行又要奔赴他鄉,同學們自發地湧到學校大門口,他(她)們依依不捨,閃著淚花,不斷揮手呼喚著:“謝謝叔叔阿姨!歡迎下次再來!”此情此景,感染了團員們,他(她)們也滲出了淚花,相互輝映著!(圖18) |
隔了一天,又飛到疆北西北部的阿勒泰吉木乃縣英明牧業寄宿學校探訪。此校由本會永遠榮譽會長林英明先生於去年捐建。這所學校依計劃保質保量地完成了建設工程。學生多屬哈薩克族,該校實行雙語教學。考察團一行前往探訪並與部分師生們開座談會。 |
|
羅文春和陳麗冰在吉木乃縣英明牧業寄宿學校大門前留影(圖19) |
|
考察團一行步入校門,學生夾道歡迎客人的到來(圖20) |
|
考察團成員與部分師生在校園的林陰下開座談會。這是座談的情景(圖21, 2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