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邀考察河南省(2006年4月) |
 |
|
|
|
 |
|
軒轅教育基金會於06年4月中旬組團赴豫(河南省)作匡貧興學考察,在陳麗冰、吳慕賢兩位團長和羅文春主席(隨團顧問)的帶領下,全體團員都認真考察了洛陽市嵩縣花莊小學和開封市通許縣的歷大樓小學及三王小學,對祖國那些貧窮農村有了較多瞭解。考察之後,由林英明醫生、陳庭傑先生各認捐了一所學校,另外一所則由“六朵金花” 吳慕賢、蔡玉如、方潔然、鄭淑文、陳麗冰、吳淑卿合捐了。
.gif) |
考察團第一站赴洛陽市的花莊村考察。當大家一行來到花莊村,村裡的主婦們抱著孩子像迎接親人般注目歡迎考察團各位,吳團長上前與她們合照留影(如圖1) |
.gif) |
因花莊村山路太狹,汽車進不了村,團員們手提贈予小學生的禮品,一步一步地上坡,走向花莊村(如圖2) |
.gif) |
當團員們路經花莊村時,適逢村民們在用午餐,大家就自動住腿,在村裡與村民們聊家常。吳團長目睹這一家有老、有少,三人坐在石板旁吃午餐,吃的是一碗玉米粉燒的糊糊和一碗鹹野菜;再看看那破舊的坭牆屋,看到此情此景,心有說不出心酸味,便同她們合照留念(如圖3) |
.gif) |
吳團長隨後察看其屋內,走進破爛不堪的“內院”(如圖4) |
.gif) |
吳團長到了這一家的廚房,看到擺在鍋面放著的玉米么么,那是冷的,硬硬的(如圖5),從而看到花莊村村民貧窮的生活狀況 |
.gif) |
我們的年青的團員們也十分好奇地感受此情此景,自動到破屋旁留影、與端著玉米糊糊的農家婦女兒童合照,她們的感情發生著變化……。(如圖6, 7) |
.gif) |
團員們來到了花莊小學,她們看望孩子們在用心上課,方潔然、吳團長去到學生當中合照留念(如圖8, 9) |
.gif) |
團員們向課堂上的學生分發了禮品,有吃的、有用的,他們見了到訪的客人,禮貌地招手致謝(如圖10)! |
.gif) |
到了中午,大家肚子也餓了,就在花莊小學的漏雨教室用餐,吃的是農家食物,有番薯、芋頭、花生、烙餅、雞蛋,土豆燒牛肉,還有不少的豆、青菜、鹹菜等,農民把最好的食物都拿了出來招待遠方來的客人啊! 陳團長與團員一道,即使感到不可口,也十分深情地品嚐著這些鄉村食物(如圖11) |
.gif) |
林醫生,帶著妻兒來到北方農村體驗農民的生活,他們以無限的愛來感受祖國農村的另一面,其品格何其高尚(如圖12)! |
.gif) |
善長鄭淑文也帶著女兒來,她期盼女兒成鳳--成為對祖國有抱負,有承擔,有作為的年青一代(如圖13) |
.gif) |
善長文氏夫婦帶著三朵金花齊來考察,體驗生活,有的留學英國回來,此情此景,體現了愛國的情懷令人十分感動(如圖14) |
.gif) |
Beley和TK導師帶著僅有8歲的孩子與朋友們一道,到艱苦環境來陶冶自身,向真、善、美的境界進發,表現了愛心與親和人格(如圖15) |
.gif) |
女團員們齊心到破舊的課室來坐,以示“我們也來「上得」,我們不會忘記您們仍然處在艱苦的歲月中”(如圖16)…… |
.gif) |
河南慈善考察團的“六朵金花” 吳慕賢、蔡玉如、方潔然、鄭淑文、陳麗冰、吳淑卿(如圖17,左起羅文春、蔡玉如、陳麗冰、方潔然、鄭淑文、吳淑卿、蔡怡如)在教室中合照,以示:“我們六人來幫忙,協助花莊村捐建花莊愛心小學” |
.gif) |
全體考察團成員與當地官員和學校老師合照留念(如圖18) |
.gif) |
結束了13朝古都洛陽的考察,準備赴9朝古都開封考察,團員們懷著對孩子們的愛,由洛陽市僑辦副主任羅雅琴陪同下到商場為孩子們選購禮品,又是大包小包,一袋一袋的, 看! 她們多麼開心!(如圖19) |
.gif) |
途經嵩山少林寺,團友們順道觀光,領略少林武功的神奇,之後在大門前合照留念(如圖20) |
.gif) |
考察的最後一站是三王村。這一段路程不短,且道路崎嶇不平難走,走到三王小學之後,夜幕已降臨,已經無法看清楚該校的面目了。怎麼辦因該校無錢裝電燈,只好四出找手電筒照明,然後一幢一幢破爛的教室去查看,這時,雖然又累又渴,精疲力歇,人們仍然鬥志昂揚堅持細心察看那破爛不堪的校舍,然後校長和教育局長介紹情況,人們是何其認真,尤其是林醫生多麼認真地邊聽情況介紹,又看文件(如圖23)。最後是林醫生認捐了這所學校,並將命名為林英明伉儷三王中心小學 |
.gif) |
時值洛陽牡丹花節和開封的菊花盛會,大家考察農村小學之餘,大家還興緻勃勃地觀光了美麗壯觀的洛陽牡丹和開封的菊花盛會,同時也參觀了少林寺和清明上河圖,對自己的文明古國有了新的感受,過程中還不時合照留念。(圖26, 27, 28, 2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