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游泳中學游泳——即使出發點再好,也務必樹立堅毅不懈的工作態度 |
|
|
|
|
|
|
|
去年冬,我們到瀟湘一所三縣交界農村小學考察,目睹該校破爛不堪,成為D級危房,每逢下大雨教室裏頂上漏水,地下變池塘,廁所糞便隨水漲而流入校園飄游,這種惡劣環境,分配來任教的新教師不願來,原有老師平均年齡在40歲左右,校長已經50多歲了,在那裏任教數十載。群眾、學生、老師、校長、村長都極渴望改善此校的環境,李氏善長慷慨解囊、協助解難。
我們以為,既然當地民眾思變情緒高漲,與當地僑辦、教育局聯合在此創造一所“新型的農村小學”可能不難實現。於是就按這種思路開展該校的改造工程。我們從香港請來了著名的設計公司為該校重新佈局作義務設計,新教學樓四層,每層都設有沖水式廁所,為使同新建教學樓的風格相協調,就把原有的一些仍然可用的建築物作適當的改造,通過科學化的設計效應,把原有的不雅觀、又是障礙物的設施,變為生活適用、且有美感的景物,誰個見了這一效果圖,都會豎起拇指稱讚,“我都想把孩子送到這學校來上學……”。三方把這所學校的合作修建、改造達成共識,簽具了正式合同。
我們都樂觀地期待著“半年之後,能看見一所新型的農村小學聳立在邊遠的山村裏、閃閃發光,成為榜樣,為各方校仿”;縣教育局長更表示,“學校建成後,我們會為此校配備一流老師,也將會引入先進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我因為十分關注其校的建設,生怕中途發生甚麼問題,以便適時協助處理,於是在中途我和市僑辦的領導王主任以及捐資者李氏兄弟不時去察看建設情況。所看的景象是:該校徵用居民廢置房屋未拆除,竟然在已經夠小的校園中間新建了一座干廁,還佔去部分的運動場,廁所旁邊又讓村公所搭建了龍舟放置棚,新教學樓內的水沖廁也被刪除了,運動場縮小了,跑道也沒有了……,比原樣還要倒退了。我們詢問工地負責人,要他拿我們的設計圖紙來看,他交不出來,交給我看的卻是他們自己的舊圖紙,卻若無其事地給我們講“新編故事”……。
他們為甚麼可以不按“合同書”的約定行事為甚麼改變方案,可以不向上報告他們想怎麼做就怎麼做,旁若無物,目中無人;他們當然不是敵意,他們的種種表現乃是舊思想、舊觀念的產物,只能耐心啟發,說服。我和市僑辦主任就地開會研究,耐心解釋捐建此校原由和打造新型學校之意義;接著,又同縣、鄉的主管領導商量,取得共識,付之實施,使之納入“合同書”之軌道運行。市僑辦主任深有體會地告訴我:“在從事每項事物改革時,決心力求成功,都得不斷學習新事物,耐心求真,堅韌行事,不怕挫折,勇於實踐——「在游泳中學游泳」啊!
該所新型學校是湖南省湘潭縣響塘鄉碑頭富利學校。
作者:羅文春 (軒轅教育基金會主席) 2007年4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