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出現先富幫後富——深圳先富起來的黃壽濤先生在四川捐建學校 |
![捐款方法](Images/way.jpg) |
|
|
|
![](../files/map/3200.gif) |
|
“在深圳,有一位年青人叫黃壽濤,他打聽到香港有一家慈善機構名叫軒轅教育基金會,其領導人為協助貧困地區匡貧興學,十二年如一日地在祖國大江南北不停地奔波,誠信可嘉,受到社會好評。要求與他見面”。一位姓張的熱心朋友這樣對我說。
後來,在張姓朋友的安排下,我和黃先生於06年12月間在深圳相見,懇談了約兩個小時。我先把基金會的宗旨、任務作了說明,並告訴他具體的運作方式。黃先生表示認同。他接著說:“我是窮孩子出身,因家境貧寒,讀了高中就從粵北山區來到深圳,在一間電子廠打工。我邊幹邊學,條件具備時,我就自己當老闆。至今已經賺了不少錢,為家中的每個人都買了房子,並安排了工作,但我不能嬌慣他們,要讓他們自己在社會中拚搏成長。我受惠於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現在富起來了,應抽出一部分資金,幫助仍然貧窮的農村建設學校,以求為國家發展教育出點力”。他繼續說:“我不敢相信某些地方幹部做事,決定委託你和“軒轅”幫助我找個有需要捐建學校的地方,然後我們一起去看看……。”他看了我提供的資料後又對我說:”請你把“軒轅”的銀行賬號告訴我,三天之內我就可以把捐建學校的款匯達該銀行的賬號上。![](http://www.xuanyuan.hk/images/footprint08_photo02.jpg)
過了幾天,我陪同黃先生到四川省儀隴縣石佛鄉的一所九年一貫制的學校考察。我們走進六年級教室一看,足有108名學生擠在一起上課,許多桌椅板凳都是破爛的;還看到初中二年級的教室坐了88名學生,卻有28位同學的板凳只有兩隻腳或三隻腳,那些學生實際上是半立半蹲地在上課。黃先生當即表示:“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比我們的家鄉還要貧窮啊!就在這裏幫助他們建一幢教學樓吧!”
祖國內地的同胞,上下一條心遵照鄧小平先生設計的改革開放路線闊步前進。經過28年的實踐,取得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十分可喜的情景;鄧小平先生還倡導“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進而幫助還有困難的人們,也使他們以後能富起來……(大意)”。儘管目前出現了嚴重貧富懸殊“兩極化”問題,然而“先富幫後富”的曙光已見端倪兒,倘若能照此方向良性發展,相信將能促進逐步縮小“兩極差”,建立和諧社會也將會有望。
作者:羅文春 (軒轅教育基金會主席) 2007年3月
|
|
|
![](../files/main_bg_05.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