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隨“軒轅”新疆興教助學考察團進行考察活動。回憶小時候聽過描述新疆的歌瑤:“我們新疆好地方呀,天山南北好牧場,戈壁沙灘變良田,葡萄瓜果甜又香,......”。歌聲多麼誘人嚮往。新疆啊!
新疆國土面積為中國總面積的1/6,是多民族聚居地,素有“瓜果之鄉”和“歌舞之鄉”之美稱。天山山脈橫貫中部,把新疆分為北疆和南疆,准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鑲嵌其間,浩瀚的戈壁,遼闊的草原,雄奇的五彩山和冰山,礦藏十分豐富,“扣頭機”(油田裏的抽油機)日夜勞作,再加上綠洲深處少數民族歌聲舞影,向世界展示著新疆的絢麗多姿。但是,一望無際的牧區,和綠州深處的農村,還有不少民族兄弟姊妹仍然十分貧困地生活著,加上別有用心外國勢力與內地的反動勢力相結合,以各種方式挑唆,蠢或邊疆信息閉塞的民眾鬧事,製造民族糾紛,造成動亂,妄圖分裂祖國,嚴重破壞生產力,就使此地的人民更加雪上加霜。
我從十多天的考察行程中體會到:“軒轅”人為何不怕路途遙遠,在酷暑盛夏的日子裏來到南疆克州、巴州、喀什暨各縣鄉訪問考察,然後穿過塔里木盤地戈壁沙漠,又越過天山山脈,在北疆伊犁州各地奔馳,最後來到石河子大學與李鳴副校長,劉貢田院長,副書記鄭康、袁琳君教授等及受資助的大學生共進晚餐(由李校長設宴款待)。每天都起早摸黑驅車趕路,24位團友,因水土不服加天氣太熱而拉肚子,頭暈,甚至“中暑”,卻沒有一人有厭言而打“退堂鼓”,到了行程的第三天,中暑較嚴重且較年長的永遠榮譽會長陳尚信先生半夜到醫院輸液(“打吊針”),翌日就好轉,他表示“我為了幫助邊疆的民族兄弟姊妹解難獻愛心而來,輕傷不下火線”,繼續堅持興教助學考察之十一天行程。他的崇高大愛精神,大大鼓舞著全體團員士氣;永遠榮譽會長沈張婉女士,為了參加這次興教助學新疆行,不遠萬里,從加拿大飛往北京,再從北京準時飛到喀什與大部隊會合,馬不停蹄地繼續考察行程十一天,在7月15日,當大隊伍返香港時,張會長又“單槍匹馬”乘飛機飛北京再轉機飛返加拿大的凱旋歸程。考察團團長抓大事,副團長林順欽,他是香港消防隊救護員,與副團長譚穎心一道,積極處理團務工作,對團隊裏身體不適的團友,無微不至的關照,急救護理,成為團隊裏的救護神,好義工,甚得團友們的好評。
新疆天山南北興教助學的行程,“軒轅”考察團分別出席了由“軒轅”善長於2008年協助捐建的阿克陶縣巴仁鄉香港源流巴仁僑心小學和疏勒縣阿拉甫鄉劉寶琳僑心小學(都是維烏爾兄弟民族聚居地)之落成典禮。參加這兩所學校的落成儀式尤如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除升國旗唱國歌之外,還有老師和學生分別在典禮上集體宣誓(誓詞附錄以下)。


由此可見,“軒轅”的善長們在天山南北西域邊疆開展興教助學有其莫大的深層次的意義......!考察團一行定於7月15日返港。新疆自治區外僑辦穆扎帕爾.米吉提主任(維族)因公務出國於7月14日下午返抵烏魯木齊,他說:「再累、再忙也要請”羅文春一行的“軒轅”新疆考察團全體成員吃晚飯,與老朋友好好聚一聚。」穆主任的舉措表現出他對“軒轅”重情重義,珍惜友誼。席間穆主任致詞說:“我們是老朋友了,特別是羅文春主席,來新疆多次,引領了很多朋友到新疆獻愛心、支持、幫助民族地區興教助學,我很感謝他,民族兄弟姊妹也很感謝他,同時感謝大家;你們來獻愛心不是20萬元或幾十萬元的捐款這麼簡單,其意義在於促進各民族友好和睦大團結,共同建設社會主義祖國大家庭,有力地打擊國內外反動勢力的挑拔分裂活動;剛才羅主席講了“鄧小平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幫後富;胡總書記又提出建設和諧社會、建設和諧中國......」,你們實踐著這一偉大理念,國家更是如此,組織了19個省(市)支援新疆,所以新疆的發展速度加快了,國內外反動勢力的分裂社會主義中國行逕肯定是徒勞的......。”
民族幹部的這番話代表著廣大民族兄弟的心聲,也證明了“軒轅”的興教助學部署是從大局出發,具有深遠意義。
當“軒轅”新疆興教助學考察團進行對有需要協助解難的學校考察時卻碰到一些難題,這些項目資料是在2008年就提交的,預定09夏天考察才確定捐建事宜。但是09年突然發生“疆獨份子”鬧事,因而“軒轅”的考察活動延遲至今年夏天。然而,當地需改造擴建的學校之危房,拆除、重建不能等待,又適逢國家要求優化學校佈局而實行必要的資源整合,就把幾所村小合併到中心校重建、擴建,於是未等考察認可就先動工興建;考察團到埗看到一所規範式的新校舍擺在面前,他們滿以為來賓會因此而高興,其實洽洽相反,乃屬文化的差異造成;當要到北疆考察第二所待建學校之前一天晚上,羅主席謹慎問隨團幹部,了解相關實際情況,答覆仍然是“去年你們沒來,他們提前做好了”。羅主席要求看“有需要幫助,但還沒做的學校。”回答是“來不及了,不去看就算了”......又是一種文化差異,羅主席為使兩地文化盡可能交融,促進相互合作愉快,只好徹夜不眠地與相關領導溝通,以致按要求成功地進行了考察。我深深體會到,即使是好事,沒有寬容的胸懷,堅韌之毅力,誠摯的善心和強烈的責任感,也未必可以做成功。
以下觀點、與大家共商、共勉。敬請賜教!
國家改革開放30餘年,取得的偉大成就有目共睹,但是發展不平衡,存在著“兩極現象”。然而,國家對發展農村教育事業,比以前力度更大,特別在整合教育資源,優化教育佈局更為重視,“軒轅”許諾在09年前往考察危房處處的學校,因特殊原因延至今年考察,所見被提前整合重建成新校乃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應該加以支持的。
隨行記者:赤子
2010年8月3日








隨行記者:赤子
2010年8月3日
|